晚清政府的军工产业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(一)
范弗里特的饭量
2025-05-12 15:38:50
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晚清是一段充满屈辱与衰败的历史,政治腐败、国力孱弱,在列强的侵略下节节败退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晚清在军工领域的发展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,其军工家底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先进得多。
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,让清政府深刻认识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力,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 的呼声日益高涨。为了挽救统治危机,提高清军战斗力,清政府在洋务派的倡导下,毅然开启了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的征程。
从 1861 年曾国藩创设安庆内军械所为起点,到 1912 年清朝覆灭的半个世纪中,清政府先后创设了各类兵工厂、局共44 个 。这些军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崛起,奏响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的序曲。
一、江南机器制造总局
1865 年,由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创建,它是晚清规模最大、最重要的军工厂,在同治年间便已成为东亚最大的兵工厂 。这里汇聚了当时国内最顶尖的技术人才,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。
1867 年,江南制造总局成功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 前膛步枪,又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流行的 “林明敦” 军用步枪 。1891 年,更是自主创新改制成 “快利枪”,坚巧灵捷 。
在造船领域,江南制造总局同样成绩斐然。短短六年间,便造船 136 艘,还为美国订单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 。
不仅如此,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(木制船身)、第一艘铁甲军舰均诞生于此,并且首次成功炼出钢铁 。
二、金陵机器局
它成功仿制了美式加特林机关炮(十门连珠格林炮)、德国克鲁森式 37 毫米 2 磅子后膛炮、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(即四门神机连珠炮)、马克沁单管机枪(即赛电枪) ,还制造出中国第一门带车轮移动的架退克鲁森式膛炮(口径37mm、2磅后装线膛) 。(待续)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企业维基百科
0
阅读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