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是彩礼惹的祸!2023年江西女子说自己快要崩溃了!结婚8年一直还在还贷,当初结

琪树啊 2025-05-10 09:48:32

都是彩礼惹的祸!2023年江西女子说自己快要崩溃了!结婚8年一直还在还贷,当初结婚时爸妈要了68万彩礼,可这68万彩礼竟然全部都留在娘家了,丈夫全家东拼西凑,借了不少才凑够这68万!

2023年惊蛰,南昌某小区的出租屋里,李丽蹲在衣柜角落,看着丈夫王杰从旧皮鞋里抽出第三张欠条。

欠条上"月息二分"的字样刺得她眼眶发疼,而丈夫鬓角的白发,比去年此时又多了几缕——这是他们结婚的第八个年头,也是被68万彩礼压得喘不过气的第八年。

回忆拉回2015年深秋,景德镇的瓷窑还在冒青烟,26岁的李丽挽着王杰的手走进娘家,父母端出的茶杯还没凉,父亲就开口了:"小丽弟弟明年要订婚,我们也不要多,68万,图个吉利。"

她看着墙上弟弟的奖状,突然想起自己初中辍学打工时,父亲说的"供你读书不如给弟弟攒彩礼"。

王杰的父母在赣州老城区开小超市,得知消息那晚,货架上的酱油瓶倒了三排。

"砸锅卖铁也得娶媳妇。"父亲拍板的同时,翻开了账本:存款18万,亲戚借20万,银行贷款30万——这个在彩礼均价20万的江西,硬生生凑出了68万的"天价"。

迎亲那天,李丽看着婆家借来的奔驰车队,没注意到婆婆偷偷抹泪的手帕上,印着"婚庆公司"的logo。

婚后第三个月,王杰开始凌晨跑滴滴,李丽发现他总把早餐钱省下来,直到某天在床头柜翻到抗疲劳眼药水,才知道丈夫每天只睡四个小时。

更让她心惊的是,婆婆总在菜市场捡菜叶,却在春节给娘家送了两箱精装瓷器——那是用压箱底的金镯子换的。

2020年儿子出生,月嫂费成了导火索,王杰酒后失言:"妈把养老钱都垫了彩礼窟窿..."

李丽这才惊觉,六年里婆家从未问起娘家的陪嫁,而自己带来的只有四床绣着"早生贵子"的棉被。

她颤抖着拨通母亲电话,听筒里传来麻将声:"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,弟弟的婚房还没着落呢。"

2023年3月,李丽把欠条拍成短视频,配文"68万彩礼,压垮两个家庭"。

镜头扫过丈夫因长期搬货变形的手指,扫过孩子画在草稿本上的"爸爸别累",点击量当晚破百万。

评论区里,江西萍乡的王女士说"我爸妈拿38万彩礼给弟弟买房,我至今不敢生孩子";河南周口的张先生晒出108万彩礼借条,留言"婚姻成了家庭负债表"。

李丽的遭遇在彩礼重灾区并非孤例:

2022年河南商丘,新郎因28.8万彩礼耗尽家财,婚礼当天新娘嫌婚车不够豪华当场悔婚,两家人在酒店大打出手;

2023年甘肃庆阳,女方索要"万紫千红一片绿"(5万紫钞、10万红钞、50元绿钞若干),男方借贷凑齐后,新娘却带着彩礼人间蒸发;

2022年全国平均彩礼12.3万元,江西、河南等地均价超20万,其中60%的家庭需借贷支付,婚后平均需5.7年偿还。

当婚姻被明码标价,爱情成了债务契约,两个家庭在攀比中陷入恶性循环。

李丽的短视频下架那天,收到母亲发来的5000元红包,附言"弟弟首付还差30万"。

她盯着手机屏幕,想起结婚时王杰说的"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",如今这句承诺被利息啃得千疮百孔。

社区调解员上门时,看见墙上孩子的奖状写着"我的爸爸是超人",而所谓"超人",正在阳台计算下个月的还款计划。

这场始于彩礼的婚姻危机,最终在舆论喧嚣中暂告段落,却留下沉重的社会命题:当"养女防老"遇上"娶妻生子",当传统习俗异化为财富掠夺,婚姻的本质正在被价码消解。

真正的婚姻不该是两个家庭的经济博弈,而是两个灵魂的风雨共担。

当彩礼从"诚意证明"变成"幸福绑架",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婚姻的纯粹,更是对彼此人生的尊重。

正如社会学家沈奕斐所言:"健康的婚姻关系,始于放下价码天平,学会看见对方的苦难。"

李丽和王杰的八年还贷路,终将成为彩礼改革的注脚——愿有朝一日,爱情不再被明码标价,婚姻能回归它最本真的模样:是牵手同行的勇气,而非称量身价的砝码。

对此,您怎么看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0 阅读:282

评论列表

small

small

7
2025-05-10 10:43

有多大能力就端多大的碗,68万彩礼这个儿媳妇我们是不会考虑的。

如风

如风

2
2025-05-10 10:53

看父母,一般不切实际的久母不考虑。

琪树啊

琪树啊

琪树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