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条微博,是一位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。TA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受挫

学林情感 2025-05-08 19:08:26

上一条微博,是一位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。TA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受挫,状态欠佳,就想拜托自己的朋友假装录用孩子,事实上自己悄悄支付孩子每个月的工资。TA问我:“我这样做合适吗?”

我说:“我帮你问问大家吧。”

大家的答案主要分成三种情况:第一种是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爱;第二种是理解父母的好意,但是不接受父母这样的行为;第三种是对此感到愤怒。

这位读者看了大家的回答,对我说:“我代入我的孩子,我也不希望父母是这样对待我的。”TA有些意识到,TA并没有爱真实的孩子。TA决定放手,去爱真实的孩子,TA说,放弃幻想是很难的过程,但TA会努力的,并托我向大家转达TA的谢意。

昨天收到这个提问后,我先问了问楷楷,如果这个孩子是他,他知道真相后会有什么感觉?楷楷说:“我会感觉世界崩塌了。辛辛苦苦找到的工作,原来不是我自己找到的,我会把我爸爸妈妈骂一顿,有可能以后再也不想找工作了。”

我又问老公,如果是他,他的感受如何?他说:“我的第一感觉是愤怒,自己身边最亲的人,也这样愚弄自己,那还有什么人值得信任?愤怒之外,我更有一种心理上被绞杀的感觉。如果是我,我的反应可能比较激烈,我会永远不再踏进这个家门,甚至可能和父母彻底断联。”

这位读者如果选择这么做,可能会导致糟糕的后果。

虽然说TA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,但这么做,就把父母放在了“强大”和“正确”的位置上,孩子在衬托之下,显得“无能”且“错误”。孩子要是体谅或感谢父母,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或抑郁,孩子要是对父母表达愤怒,又可能在潜意识评判自己,对父母感到内疚。

这就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TA需要有强大的内在,才能整合自己的各种复杂情绪,不陷入自我攻击,也不内在崩塌。孩子如果做到了,就相当于是孩子接住了父母,孩子成为了父母的父母,理解他们的苦心,照顾他们的情绪,完成他们的需求,而孩子的痛苦,只能自己默默消化。

这对孩子来说,很不公平。

父母如果真的愿意帮助孩子,为什么不直接询问孩子,需要哪些帮助?或者安慰孩子,让TA不用为找工作这件事发愁,父母愿意养TA,给钱TA花?既然有开公司的朋友,为什么不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后,真诚地向朋友推荐自己的孩子?

有很多条可以走,这些路都是支持、陪伴、接纳孩子,而为孩子编造一场大戏,被感动的,可能只有父母自己。

这位朋友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,TA说以后会努力去爱真实的孩子,能看到,已经非常不容易,祝福TA,也祝福TA的孩子。

0 阅读:0
学林情感

学林情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