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气血通畅且充盈的情况下,精神状态是最好的。即使暂时达不到这个状态,让气血适度

学林情感 2025-05-03 12:07:06

人在气血通畅且充盈的情况下,精神状态是最好的。即使暂时达不到这个状态,让气血适度流动,也能提高一个人的精气神水平。

以我自己为例,到目前为止,我的气血还是严重不足,常常呈现出气虚血少的状态。但是,只要我调整呼吸,练习功法,适当活动,让我本不足的气血流动起来,且没有过度耗用,我的精神状态就是不错的。

我的前几十年,陷入的是偏执的误区,我拖着孱弱的身体,拼命消耗,撞了南墙也不回头,不到精疲力尽,重病缠身,绝不停歇。导致我和身体的链接越来越远,有些疾病看似没有发作了,其实是身体不再提醒我,也不再排病,状态越来越糟糕。

后来在我调理身体的过程中,有个阶段,我是尽量躺平。能躺着就不坐着,能坐着就不站着。我原本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,极少有躺平的时刻,当我带着要把自己“养好”的后天意识,刻意“躺平”后,我的精气神反而变得更差了。那段时间,我频繁生病,最开始我还以为是排病,后来发现并非如此。反倒是我实在不想“躺平”了,起来晃荡之后,没多久就觉得精神好了不少。

当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本来就不好,还长期处在静止状态,且心神没有回归到内心时,TA外在不“动”,内在也不“运”,气血是停滞状态,既无法濡养身体,也不足以供应日常所需,身体代谢不利,反而会产生更多垃圾。

但如果躺平时,同时收敛心神,内在运化,这时能起到“养”的效果。比如说躺平听道长的呼吸导引,或者是用道长的方式给自己做导引。现在日常生活中,我稍觉疲累,就躺着听一遍道长的导引,之后就感觉精神恢复。这种“躺平”和躺着玩手机以及心神散乱地瘫在那里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之前我尝试尽量“养”着自己时,我的意识里,会将自己看做一个弱者。虽然弱确实是我本来呈现的状态,但它并不是我生命中的定格。更合适我的,是不定义自己,只看当下的状态,累了就歇,饿了就吃,无关强弱。

真正的“躺平”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,只做能力范围内的事,而不是认定自己只能躺着,啥也干不了。当我们如此定义自己时,其实就给身体发出了“你啥也干不了”的暗示,身体常常会无意识的配合,呈现出真正的瘫软状态。

所有的生命调整都是根据当下的状态而不断变化的,此刻饿了,不代表你永远处在饥饿状态,这会儿累了,不代表下一刻你不会精力恢复,现在病了,不代表之后你不会健康起来。不定义自己,也不定义身体,只是顺应身体的指示,看到它,理解它,爱护它,它自然会呈现出最合适的状态。

0 阅读:51
学林情感

学林情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