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一下我对老电影《芦笙恋歌》(于彦夫导演,长春电影制片厂,1957年)的管见 总

杨阜与过去 2025-05-08 17:17:38

谈一下我对老电影《芦笙恋歌》(于彦夫导演,长春电影制片厂,1957年)的管见 总体来说,在伟人时代,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呈现异彩,和历史上相比,之前之后,有巨大突破,56个民族,许多小的民族都有专门的影片了。《芦笙恋歌》讲的是云南一个较小的少数民族—拉祜族—迎接解放的故事。 不过这类少数民族迎解放的题材有个通病,就是少数民族在旧中国被剥削被压迫,最后都是由党和政府把他们解放过来,相应的艺术形象,当然也是汉族、解放军、工作队、采矿队、运输队等。故事有几次曲折发展,围绕一个矛盾开展斗争:旧政权的特务、残匪和帝国主义的传教士等,则扮演的是捣乱破坏分子。还有少数民族的下层有几个被蒙蔽者,上层有几个动摇者。道理当然大家也懂,但演的多了,总是这样,就容易形成套路化、程式化。 《芦笙恋歌》是以一对青年男女的恋情为主线,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对少数民族的侵略压榨,歌颂了党和政府对拉祜族的拯救。1957年是“十七年”电影史上,创作较为宽松的年份。长影能以“恋歌”两字做戏,在当时的确很难得,到了文革后就不稀罕了。剧中演员的搂搂抱抱,用现在的话来讲,绝对是大尺度!远不是上影的《山间铃响马帮来》一个小kiss能相提并论。 据说,在生活中,演员汪杰、宋雪娟也出了轨,还被批斗。所以反右派运动后,同样是长影制作,同样是少数民族题材,同样也谈恋爱的《五朵金花》就杜绝了一切搂抱。我记得《电影传奇花好月圆》那集,采访著名演员金迪,导演提出她和郭振清应该有一个拥抱镜头,被金迪果断拒绝,哪怕象征性的意思一下也不行。这可能是和《芦笙恋歌》的婚外情有一定影响。 最后要提的是《芦笙恋歌》的插曲“阿哥阿妹情谊长”,也属传世之作,这是音乐家雷振邦的贡献。

0 阅读:0
杨阜与过去

杨阜与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