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十六计》之第二十六计: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,通常是御下之术。其作用和杀鸡儆猴、敲山震虎类似。 比如国民党在1927年打败北洋军阀后,蒋介石对冯玉祥、李宗仁、阎锡山、张学良等杂牌军,就有一个控制与反控制之间的斗争。这中间蒋介石就可以用到“指桑骂槐”之计。 对待下级,其中一个办法是拉拢。通过施小恩小惠,让对方卖力卖命,既可以对司令小恩小惠,也可以对军长师长小恩小惠。所以,用小恩小惠,通俗的比喻就是挖对方的墙角。 如果对方阵营上下级的关系很铁,根本挖不动,那就可以通过抓到下面的人的错误,上纲上线,整起来不留情面,即杀鸡儆猴,指桑骂槐。通俗的比喻就是“丢石头”。 挖墙脚,丢石头,掺沙子,三计并用,其实是要通过恩威并施,树立主帅的威信。这种办法,古时可以有,现在也可以有,国民党可以用,人民军队也可以用。 比如1970年庐山会议后,导师坚持让黄吴李邱检讨,不检讨庐山会议就没完。导师为什么非要让黄吴李邱检讨呢?比如,吴在庐山会议上跳得很高,黄却是半路上山,也没发言。别人可能看不出来,而林总心里一清二楚,项庄舞剑意在沛公,此乃“指桑骂槐”之计。
《三十六计》之第二十六计: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,通常是御下之术。其作用和杀鸡儆猴、
杨阜与过去
2025-02-06 14:49:28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