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阶段,我们应当如何提升思维能力? 1.在小学生涯和整个学段中,数学始终都是最能凸显思维能力的科目,不少孩子和家长也为此感到非常困扰,我作为一线教研负责人,大杨培优体系创始人,在今天呢,和大家阐述一下自己心中的看法 2.大家都知道思维能力非常重要,但是如何培养,孩子到底适不适合,这些问题却困扰着我们的家长朋友,首先说下思维能力的培养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孩子呢,我说一下个人的看法,如果孩子校内成绩良好或者相对优异,且有一定余力的情况下,这种情况无疑是最适合的,那么成绩不好,难道就和思维培养无缘了么,其实不是,如果孩子态度端正,愿意思考,不反感,大杨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,进行一定的校内+初步思维培养模式,当然进行的前提是三方互相信任与认可,所以在初学之时,我都要先分析一下,孩子存在的问题,诊断后给出计划,和家长进行交底,我们首次安排几次课程,一是摸底,二是相互磨合,因为孩子的时间非常宝贵,万一不合适,也耽误不起 3.与此同时,大家也要知道,学习最为重要的就是输出,所以我在进行线上之初,就深入教研,研制属于自己的培优体系,在课上,我和孩子们共同进行典型例题的讲解,而后在互动中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,如此以来,孩子们不仅仅能作对,且人人都能做小老师,课上的习惯和效率自然也就很高,在配上独立的课后作业,内容巩固也就很ok了 4.但是,甚至有的孩子在初学之时,就套用公式,不懂原理的去学习,我们就拿和差倍问题来说,对于前期初学的浅显题目,套用公式,的确能够解答出表面的几道题,这时的孩子和家长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,但是这表面的虚荣感,会随着年级增加,难度增大,题目中的量难以精准对应,这时套用公式的孩子,自然也就败下阵来,就比如这两道题目,大家可以自行对比分析,【例题1】小明和小华一共有25张邮票,其中小明比小华多5张,问二人分别各有几张邮票?【例题2】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,其中长比宽多4厘米,问长和宽分别是多少? 5.以上两道题目,对于套用公式的孩子,例题1是可以套出正确答案的,但对于例题2,很多小朋友不但搞定不了真正的和,还不能精准分析画出线段图,只要稍微上难度,小朋友就感到非常困扰,而困扰的根本原因,还是不懂问题的原理和底层逻辑,所以,以至于到了六年级,才醒悟过来,学了那么多思维,不但思维没有提上去,还导致孩子厌学反感数学,可时间已经过去,后悔也已经晚了 6.以上是我个人对思维能力的理解和看法,如果此时您家孩子数学存在困惑,那么请直接与我沟通,看到后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分析!
小学阶段,我们应当如何提升思维能力? 1.在小学生涯和整个学段中,数学始终都是
大杨培优数学
2025-03-07 22:01:13
0
阅读: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