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假里,我一直在读《三十六计》,读一计,分析一段,写在头条里。然后通过百度搜一张图,就齐活了。从今儿开始,文字还都是自己写的,但贴图改了一个方式,就是让“文小言”和“豆包”分别提供三十六计里相关的图。那么今天就说《三十六计》之调虎离山。 “虎”,在这里是敌方之虎。“山”,是指有利于老虎发威的条件。调虎离山,主观上就是让老虎落入平阳,失去了原有的有利条件,那它可能连狗都不如。 所以,军事行动前,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敌方的有利条件。“山”并不一定只是有利的地形条件。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都可以是条件。 比如战国时期,长平之战前,秦国攻赵。赵国先派廉颇防御。秦军进攻不得力,于是用反间计造谣,使赵国君臣失和;赵王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廉颇,那也算是廉颇被调虎离山了。 所以调虎离山运用之妙,首先是能判断出敌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在哪里,其次是在“调”上想办法。比如声东击西之计,很多情况下,就是为了调虎离山。围魏救赵,也是为了调虎,投入香饵,把敌人引出来,也就是要把老虎调出来。等等。 那么最后考大家一个问题。在革命战争时期,什么是我军的“山”(即有利条件)? 我认为总体来说有三个:人民军队服从教员为首的党的领导,人民军队不脱离人民,人民军队在斗争中积累起来的正确和灵活的战略战术。 有了这三个有利条件,军阀、日寇、一切反动派,无论如何也是调不动人民解放军的。
寒假里,我一直在读《三十六计》,读一计,分析一段,写在头条里。然后通过百度搜一张
杨阜与过去
2025-01-30 13:48:11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