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报关注:高铁时代,我们为何还要修运河? 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,认为论证的并不全面,而我有另外几点考虑,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。人民日报主要是从海运优势来论证的,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模式,总是会忽略很多问题,以及未来发展的主要逻辑,也并没有展望。比如货运方面,会不会挤压铁路和汽车运输的现有利益,会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,我相信,这些问题才是老百姓会关注的。 文章内容我就不重复了,我只是讲我自己的观点。 首先,高铁时代这个名词是有问题的。面对我国经济的成本现实情况,高铁也只是产品名片,并不能作为运输名片。认为高铁速度快,好用,什么都用高铁,这就有些严重的修正主义了。之所以我国会发展高铁,一方面是考虑到我国的运输压力,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,所导致的大量商务人士的出现,以及由于多城市就业问题,需要高铁形成城市群概念。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问题,在严重缺少传统能源的背景下,以及大飞机的发展困境,高铁也就应运而生了。严格遵循市场逻辑,现有需求,再有解决方案。而高铁时代这一名词,给人们的感觉,政治色彩就多少有点浓重了。 由于铁路货运的客观问题,以及我国一带一路问题,就像汽车一样,扭矩与速度,永远都是不能兼得的。由于今天的主角是内陆河运,高铁的问题,以后我们再讨论。 还是沿着标准逻辑来思考,现有需求,再有解决方案。河运的需求,首当其冲的就是,我国对水资源危害问题的需求。由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,在这几年的不断交替,导致我国洪水威胁不断增大。而河运基础设施的扩建,就可以扩大洪水承受能力。其次,运河的出现,还可以解决耕地灌溉不足问题,会新增多少优质良田,这一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。不管是等温线还是等降水线,怎么横移,都不会轻易导致我国的农业基础遭到破坏。也算是对全世界粮食和产业问题的重要贡献了,毕竟我国是人口大国,而我们又不能像印度那样,对饿死和营养不良之人不管不顾。也是对战略储备最长远的考虑,也就是大后方问题。 河运在农产品贸易当中的问题。最近关注进博会的人,都是清楚地。在国外农产品涌入国内之后,势必会对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,产生额外的市场竞争。怎么化解这一问题,就变得至关重要了。众所周知,农产品成本问题当中,最大的就是运输成本,而河运就可以解决这一棘手问题。不仅可以保住我国农民的基本收入,又可以让城市人口,获得更廉价的农副产品。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,哪怕国外出现恶意倾销,问题也就不太大了。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。比如某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域,土地必然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,寸土寸金。如果还要让渡于农业,保证城市人口的农产品需求,如果土地价格增长率高于生产制造业利润率,就会又导致长江实业那样的公司,进行炒地行为,这对经济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而河运就可以让工业欠发达地区,在农业问题上集中化,不仅对产业有利,还对全国经济平衡性有利。 以上经济问题,其实阐述的就是内循环问题。也就是我国未来要从生产性经济,逐步向消费性经济转型,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。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乏力,我国制造业的明珠造船业,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。随着运河的开发,首先就是各地土方工程方面的就业问题得到缓解,不能因为房地产的停滞发展,导致这一产业被荒废了,其次就是造船业,如果国际航运,因为政治原因萎缩,内陆造船,就会成为造船业的核心支撑。 不管是焊接,还是钢结构领域的人才,都需要市场来长期培养,作为生产制造业的核心基础保留下来,才不会出现美国那样的空心化问题。说到这个问题,也会给予我国金融企业新的投资标的,实现金融行业的利润扩张。如果这个问题长期落实不了,不仅对短期经济会有严重影响,比如经济信心和股市信心,还会对长期经济有严重影响。这里的长期影响,主要是金融企业逐利的本质,会在全球寻找通胀国家,利用汇率时间差,导致国际经济的彻底空虚,美国就是如此发展的。 而我还有一个更宏大的认知,那就是我国在国土资源利用率方面,走在了全世界前列。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,主要是因为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路径,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。以及后来的光伏产业造林,同样也具备这样的特质。反观美国,对于国土资源利用率,毫不客气的说,就是在浪费。了解美国的人都是清楚地,美国人在新建城市方面,确实是首屈一指的,但是在城市改造方面,是极其拉胯的,比如纽约中央公园400万美元的简易厕所。不管是荒废的美国西部,还是美国铁锈地带问题,哪怕是美国最发达的东海岸,都是充分的证据。 而我还记得,不管是我的老师,还是我国的公知,都在反复提及美国自然资源的优秀,而我国由于自然环境多样化,沙漠、原始森林、黄土高原、丘陵地带等,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的石油资源匮乏。但现在看来,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,变废为宝。就比如沙漠,不仅变成了能源生产基地,还变成了畜牧厂区。 所以,在我看来,如果单纯从成本角度来看问题,对于运河项目来说,多少有些不公平了。
人民日报关注:高铁时代,我们为何还要修运河? 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,认为论证的并不
依柔谈国际
2024-11-20 22:03:46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