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本周#理记质疑江歌妈妈诈捐# 这个话题的发展,作为较为理性的旁观者,个人一点点感受。
(一)对于以理记为代表的质疑、指控方。
一是缺乏对碎片化证据、信息的整合能力,尚未形成可对应法律定性的体系性证据、信息系统。
二是对一些矛盾信息没有去伪存真,自身留下一些漏洞,会被蚕食掉一部分支持者。
三是在放出婚史铁证后,没有有节奏的晒出涉及出生证明、准生证明、拆迁资料等证据,舆情上存在再而衰的风险。
(二)对于被质疑、被指控的江秋莲女士一方。
一是江女士一直没有正面回应,舆论上自然就处于下风了。
二是支持者缺乏流量大V,即便主要支持者的微博转赞评都与对方有明显差距,信息传播效率上处于劣势。
三是线下难以控制,来自本村、社区的信息渠道一直给对方输送信息,且未被掌握。
四是没有把握好“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把敌人搞得少少的”这一原则”,导致一些尚未深度参与的大V开始进入主场,增强了对方的力量。
(三)双方表现出优秀的一面:
一是质疑方开始多方面联系事件的经历者,试图从亲历、人证的角度描绘一副道德图像,这种做法对引导网民认知是有效的。
二是江女士这边,没有乱了阵脚,比较沉着,在沉默的同时,偶尔云淡风轻的露一面,有利于扰乱对方的节奏。
(四)关于媒体。
可以肯定以及确定的说,近期他们不会下场了,很明显已经“有线在那里控制”,双方都不要指望媒体了。
(五)对于旁观的看客。
期待双方的证据能够短兵相接那一天,因为只有经过双方对质、质证这样一个过程,理性的旁观者才有条件判断,并得出自己的结论。
10月22日的微博中,我说双方和支持者都应该读一下毛主席的《论持久战》。
作为极为罕见的互联网事件,想尽快终局几乎是不可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