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失败者的土地,长满了荆棘”

白卉打个比方 2024-10-16 00:52:27
- 胜利者写在了历史辉煌的那一页,为人津津乐道的称赞提起。失败者,只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做了错误的决定,赢得那个人不一定是对的,但错的那个人是一定错的 ▶这句话写给罗马和迦太基 - 二千年以前,迦太基是地中海最富有的城市,聪慧的腓尼基人创造了古老的迦太基商业帝国,说帝国一点也不为过 - 但这里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点在于,迦太基是由一群商人统治的寡头制度,财力雄厚,但军事实力欠佳,这种治国策略的弊端在于没有自己的军队,发生战争只能用金钱驱动人力,例如「雇佣」兵 - 但「雇佣」兵有个问题,变动性太强以至于不可确定因素太多。一个是当时货币体制的影响,另外一个则是受金钱驱动的人,没有什么契约精神和民族荣誉感,价高者更具优势 - 迦太基是寄托于商业而从属于海域的海洋文明国家,而罗马则属于地道的农耕文明国家 - 言外之意,农耕文明,农民的依附属性和忠诚度更高,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有誓死守卫抵抗的决心 ▶迦太基的覆灭,起始于三次布匿战争 -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重要的港口,承载了航海贸易的海上航线交通,从地缘政治上来讲,是必争之地 - 「第一次布匿之战,始于西西里岛权属争夺之战」 - 农耕文明战胜了海洋文明,迦太基依照惯例进行了割让赔付 - 「第二次布匿之战,失败的勇者屈辱之战」 - 迦太基在汉尼拔的领导下,试图收复失地并重新确立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,发动了对罗马的进攻,但因为兵力和政权的影响,惨败,以至于迦太基丧失全部海外领地 - 这一站也是屈辱之战,纵观历史在战争面前,无底线的退让并不会换取敌人的宽恕,得到的是反而是变本加厉的报 复 - 「第三次布匿之战,英雄末路」 - 罗马担心迦太基再次崛起,于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后五十年再次对迦太基宣战,但这期间有个重大事件,就是迦太基求全,毒死了汉尼拔 - 没有汉尼拔在的迦太基彻底失去了掣肘罗马的绝对力量,迦太基注定帝国覆灭,迦太基的覆灭,亡于不健全的体制,亡于自己的无知,亡于懦弱 ▶迦太基在地理版图消失,罗马迎来了灿烂文明 - 让我意难平的是汉尼拔 「从无败绩的将军,死于一场从未参与过的战争」 📚:《迦太基帝国》 🌲:阿尔弗雷德·丘奇 📰:浙江人民出版社 ✍🏻:156000字

0 阅读: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