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笔耕不辍,苏门家风与文学传承”

白卉打个比方 2024-10-16 02:03:20
- 蜀地眉山被誉为“小桃花园”,《蜀中广记》有记载“山不高而秀,水不深而清”眉山钟灵毓秀,自古以来交通要塞之地,商贸往来,农桑发达,经济发展好,才有文化的繁荣 - 文豪东坡曾言“吾州之俗,有近古者三。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,其民尊吏而畏法,其农夫合耦以相助。盖有三代、汉、唐之遗风,而他郡之所莫及也。” 吾字,以及堪比汉唐之风,字里行间的自豪掩盖不住 - ▶眉州有三苏,原地出道,组队成了北宋耀眼的文化赓续父子天团 - 爱玩的苏洵 早年荒废学业,四处游历,科场失意,一把火除了烧掉书籍和入仕途的梦想,中年觉醒发愤图强和苏轼苏辙二人组团报考,五十几岁入仕途,八品官郎,苏洵功不可没的点在于对子嗣的培养 当然,能写出“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”文笔的人,文学深度和胸怀一定是不凡的 - -豁达的苏轼 早年博览群书,聪慧机敏,中年意识到了命运多舛,几度颠沛流离,思想成熟乐观豁达,最终遗憾的客死他乡,这一生文学成就斐然,现在回过头来看,依然是文学史上掩盖不住光芒的星辰 - 我更钦佩「竹杖芒鞋,烟雨任平生」的豁达 -淡泊的苏辙 早年得志,一举成名天下知,为人虽忠正耿直,但懂得为官之道,官拜宰相,晚年生淡泊名利,全身而退,可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 苏辙的一生除了仕途功名外,苏辙更是一个重情感的人“今夜清尊对客,明夜孤帆水驿,依旧照离忧” 可见苏辙对家细腻婉转的情感 - “读书正业、孝慈仁爱、非义不取、为政清廉”这种家风之下形成了一个文化家族,二代人,三位文化巨匠,可见优秀是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,家庭也是最好的成长环境 - 三苏的影响不只是文学,在书法绘画上也独树一帜,政坛也是中流砥柱,历史有言 - ▶ 眉州出三苏,草木皆尽枯 - 📚:《眉州三苏:苏洵、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》 🌲:郦波 📰:四川人民出版社

0 阅读:0

评论列表

王小妹

王小妹

2
2024-10-17 00:44

这本好评~

川尻莲

川尻莲

1
2024-10-17 00:49

好书📖

火龙果炖鼠标

火龙果炖鼠标

1
2024-10-17 01:06

郦波啊 我超喜欢他 讲解古诗词超级有一套

Imp

Imp

1
2024-10-17 01:39

值得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