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再见,李可乐》,套路得人心
作忠评影剧综
2023-12-05 18:14:40
作为狗片、爱情片,自然免不了致敬一些影史经典。
在片中,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处,一是蒋龙给谭松韵戴耳机,致敬苏菲·玛索的《初吻》。
二是狗狗可乐奔向谭松韵 ,以及结尾处的混剪与碰头,与《忠犬八公物语》的奔跑、相拥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为让眼泪决堤。
但跟这两部套路片相比,电影再见李可乐 的套路过于算计。
立flag、拔管、高考、早恋、养狗、母女、情侣,元素一出,刻意即来,情节显而易见,不用动脑就能知晓大概。
剧情发展的每一步都是计算好的,矛盾、冲突、煽情都按部就班,到了哪个阶段,观众该有怎样的反应,都卡着点推进。
虽然文本上有bug,但情感触动上能打动人心就够了,导演要的就是观众的不在乎,一时情绪上头。
开头母亲拔管,结尾女儿“拔管”,对照形成,让电影闭环,临近结束,再让观众回顾一下感人瞬间,观众哭了,这电影就成了,因为它的套路得了人心。
《再见,李可乐》之所以这么做,是因为抓住了观众的观影心理。
尤其是女性观众,专为她们订制的迎合片,从受众性别占比,女性高达77.2%就可以看出,剩下的男性观众也许是冲着吴京去的或是配女友。
与《消失的他》《孤注一掷》相比,本质上没什么区别,都是借助情绪,推动情绪,转化成热议话题,助力票房。
但《再见,李可乐》比它们的优势在于它的传统,狗、亲情、爱情老派式的排列组合,不会出什么错,也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。
而《消失的他》中的男女矛盾,《孤注一掷》中的缅北诈骗,极易激发社会问题,造成焦虑,进而让观众割裂,分裂成好几派。
看《再见,李可乐》的观众只有两种,看哭了,没看哭,等同于好看,不好看。
片中没有虐待动物,遛狗也牵绳,更没有当下热门的社会题材,也没怎么利用女性主义,就是踏踏实实的按公式拍片子,没整弦外之音那一套。
但《消失的他》《孤注一掷》可不仅仅是这样,电影之外的引申部分太多,几乎已经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,看的不是电影而是情动。
《再见,李可乐》很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,并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客户。
口碑肯定处于中间部分,不会太高,但也不会太低,票房破亿没什么问题,再侧重一下情绪宣发,上个三五亿也未尝不可。
毕竟这类题材的电影,狗狗可爱点,感情不太狗血,主演路人缘好些,故事通俗易懂,基本等同于数钱了。
0
阅读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