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99年,刘邦坐在赵王的宝座上,对他呼来唤去。赵王小心陪笑,附耳轻声道:“

乐山聊养生 2025-11-27 11:41:48

公元前199年,刘邦坐在赵王的宝座上,对他呼来唤去。赵王小心陪笑,附耳轻声道:“岳父一路劳苦,今晚就让我的赵姬伺候您吧。”一旁的赵相贯高都看不下去了,心里盘算着要对刘邦动手。 贯高并非一时冲动。他早年跟随赵王张耳征战四方,看着张敖从少年到为王。他不信张敖懦弱,更不忍看他受此羞辱。可张敖低声下气,只说了句“不可乱来”,便不再回应。贯高心知肚明,这位赵王是在自保。可真能忍一世吗? 贯高回到府中,找来赵午等旧部,说出打算要在柏人县刺杀刘邦。众人默不作声,最终点头。他们知道,张耳昔日北征时,若无刘邦援手,赵国不会复立;可如今,刘邦这般对待张敖,就是要断赵国的根。 这事还没动手,贯高心中已明白:“天之所助者顺,人之所助者信。”他未曾通知张敖,独自筹划,哪怕失败也不牵连旁人。 可说起张敖,许多人只记得他当年在殿前低头,忘了他在巨鹿之战中为赵国守北疆。那一战,张敖年仅十余岁,随张耳扼守后路,守住赵国唯一的退口。后来父亲战死,刘邦称帝,赵地又因地势要冲,被设为北方屏障,张敖才得以继续执政。 为了稳固赵国,刘邦甚至将自己最宠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张敖。但婚后,张敖便不再被信任。身为外姓王,又握北方兵权,刘邦起了疑心。 刘邦之疑,不止一处。鲁元公主求母亲吕雉为张敖求情时,吕雉也无奈,“陛下不是厌恶张敖,是怕他成事。”但刘邦一句话堵死了所有劝说:“若张敖得天下,岂会容你之女?” 赵国地处燕赵要冲,是匈奴南下必经之地。刘邦战败归来,正是担心后路不稳,才迁怒张敖。而贯高布下杀局,柏人县一事,若真成了,说不定历史改写。 但刘邦警觉,改道绕行。谋划全盘失败。事情败露,贯高被捕。张敖也被牵连,入狱。狱中,刘邦派人与贯高旧交试探口风。贯高早已被酷刑折磨不成样子,但仍死咬一口,称一切与张敖无关。 贯高出狱不久自杀,以死明志。张敖虽被免死,却也丢了封地,被降为宣平侯。 “忠臣不事二主,烈士不毁其节。”贯高做到了,但张敖呢?他活了下来,还活到五十九岁。有人说他软弱,可张敖的儿子刘襄后来继承赵国,在汉景帝削藩时,与吴王刘濞等发动“七国之乱”,再起风波。 历史没有绝对的忠与奸,只有当下的抉择。张敖当年未出头,可能正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线机会。他不甘,也不敢。 后来有人问张敖为何当年不表态。张敖只说了一句:“赵国不在于我一人。”这一句,也算是替自己那段屈辱岁月,留了个交代。

0 阅读:68

猜你喜欢

乐山聊养生

乐山聊养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