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去病打仗为啥总能精准找到匈奴人? 汉将公孙敖曾向他请教:为啥别人一进草原上就迷路,他却能准确找到匈奴主力。 霍去病的回答出人意料:循犬声追踪。匈奴骑兵虽然来去如风,但晚上必定会在溪流边扎营,营地外都用狗警戒。 狗发现动静必然狂吠,这叫声在寂静的草原夜晚能传得很远。 不过,光靠听狗叫当然不够。霍去病最厉害的是他把零散的信息汇总,这里面东西就多了,比如向导的情报,俘虏的口供,地上的痕迹等等,他直接在脑子里拼成一张动态作战地图。 别人带的是死地图,他心里装的却是实时更新的情报网。他不仅能找到匈奴人在哪,甚至能推断出他们下一步要去哪。 再说他手下的部队也跟别人不一样。卫青霍去病的部队里有大量匈奴降兵当向导,这些“带路党”熟悉草原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心。 反观老将李广,部队里清一色中原人,这跟他曾经坑杀过羌人降兵有关。史书记载,李广在陇西太守任上曾处治过八百多羌族降兵,这事连他自己后来都后悔。结果就是匈奴人遇到他宁死不降,更没人愿意给他带路。 霍去病的战术核心就两个字:速度。一旦确定方向,他就敢抛开后勤,玩命奔袭。 他带的都是精锐骑兵,机动性极强。匈奴人以为汉军还在几百里外晕头转向,谁知霍去病已经像闪电一样劈到眼前。 你想想,这多可怕。匈奴人仗着熟悉地形,向来是他们打别人,打了就跑。 现在碰上霍去病,他找人的本事比匈奴人还厉害,你跑的路线他算得准准的,你休息的地方他找得稳稳的。你在他面前,几乎是透明的。 说到底,霍去病的成功不仅是军事才能的胜利,更是思维方式的差异,他懂得利用一切可用资源,从人的生活习惯到动物的本能反应,把这些都变成他的“导航系统”。这才是他战无不胜的真正秘诀。

霍去病,卫青是现代人穿越过去了的,随身携带有手机卫星导航,你随便在草原哪个角落,他随时能卫星导航你在哪个角落,所以有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的战绩。
两个人境遇不一样,霍是皇帝要提拔的人,所以说全国资源都给了他,精骑也给他,两万的人马在过去都是大部队了,还有六千骠骑兵,就相当于全国歼30.你给了霍百分之九十九,给李一架还是漏油的
Tigervista
李广确实是能力不行,他忙只是仗着出身和个人勇武才达到高位的,但军功确实不多。甚至他儿子都凭军功封侯了,他都一事无成。
用户17xxx99 回复 11-25 12:13
李广适合守城,汉朝前期也是休养生息,他非常匹配,所以他在那个时候确实算名将,但是汉武帝时期已经攻守易型了,汉朝变成了进攻的一方,李广就不适应形式了,被淘汰也是顺应历史。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自己本事不行!
辉大狼 回复 11-25 15:46
你这么说李广,花荣同意么
一畈
是霍思聪带了高德地图穿越到汉朝,后被发现天机泄露,开挂神被闪⚡回,
柒壹安客
电视剧《汉武大帝》里有一个细节,皇帝让霍去病自己选人,他选了很多有技术专长的士兵,比如很会搞医疗的,比如靠鼻子可以找到水源的,包括一些匈奴投降的士兵,他那脑子里其实是有很清晰的战术准备的,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手想要打什么样的对战,对于当时的匈奴而言原本他们才是机动的一方,结果遇到个不按套路出牌的,反过来用更强的机动性追着他们打,放弃所谓的后勤保障我打到哪儿吃到哪儿,这种思路上的改变是极具勇气和想象力的,而且霍去病还能用极强的战斗力实现,这就是本事了~合理猜测他意识到了汉朝的国力和匈奴已经逆转,汉朝从骑兵到装备方面也可以正面对敌匈奴部队,不然不会第一次上战场就敢带着800人直扑人家老巢这么生猛的。到了清朝曾国藩打太平天国,吃了大亏最后学会了结硬寨打呆仗的应对方式,本质上都是对大势的准确判断,毕竟战场上确实是兵无常势
辉大狼 回复 11-25 15:46
特种兵不
老子论道上帝小儿
能力有大小,为国为民
用户10xxx70
汉武帝时期国家战略转型老将大多数是防守思维,年轻将领接受新的进攻思维快,在军事实力变强的大环境下建功是必然的。
用户61xxx72
迷路将军
书夷
冯唐易老李广难封
福建墨耕
对,当时就是用我自家发射的北斗卫星🛰️,月租还没有交给我呢。
GGG
猛是猛,不好命也是实打实,就是太短命
一别经年 回复 11-25 13:27
杀刘撤
放牛娃 回复 11-25 16:42
他是刘彻的影子,这样好理解了
equine
去病是个历史奇迹。后世再无此类草原长奔汉将。
用户12xxx79
就指望那些不切实际的,赢了的就是穿,那输了的就是被穿喽?你跟西犹的论调差不多了
濠阳真逸
这就是古代信息战!
九幽冥空霸
[赞][赞][赞]
xiketongzhi
卫从底层起,小心翼翼稳扎稳打,先谋败再谋胜。霍起点就是大将军外甥,武帝高徒,无法无天。武帝给了动力,卫青给了底气,再加大汉国力昌盛,即便自己战败仍有卫青兜底保全局不烂,大汉依旧不动如山,所以他可以尽情施展根本不带怕的。
用户10xxx79
放屁,本来里面就有匈奴人,另外抓俘虏,另外大队人马尤其是马都要吃草的,没草的地方根本不会作为营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