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微风]11月24日发布,安徽一女子被静电困扰,几乎天天都被电,她灵机一动,竟然拿了3个曲别针,别在裤腿上,手动连了一根“地线”,马上就有效果,裤子也不吸附在腿上了,也没有静电了。网友:静电产生的原因是穷! (信源:中华网新闻——15省市开启噼里啪啦模式!女生被静电困扰给自己接条“地线”) “啪!”又一声脆响,安徽的小敏(化名)猛地缩回手,指尖又麻又疼。这是她今天第五次被静电电到——开门摸把手被电,掀被子被电,就连给合租室友递零食,都能“电”得对方跳起来。 忍无可忍的她,用3个曲别针别在裤腿上,居然真的跟静电说拜拜了。 26岁的小敏在合肥做电商运营,租住在公司附近的小区。一到秋冬就被静电缠上,早上穿加绒卫衣,领口“滋滋”冒火花,头发粘得像炸毛的小猫。 穿紧身的化纤裤子更要命,裤腿总往腿上贴,走路磨得慌,伸手一扯又是一阵静电,麻得她直跺脚。 最尴尬的是上周去公司楼下的便利店。她伸手拿酸奶,指尖刚碰到冷柜把手,“啪”的一声,酸奶盒差点掉地上。 店员笑着说:“姑娘,你这是自带‘魔法电流’啊!”小敏脸都红了,从那以后上班,总下意识地缩着胳膊,生怕再“电”到同事。 她试过各种土方法。喷防静电喷雾,管不了两小时;买号称“无静电”的洗衣液,洗完还是该电就电;甚至把湿纸巾揣在兜里,想靠湿气中和静电,结果纸巾干了,静电反而更严重。 “我都快有心理阴影了,摸东西前先拿胳膊肘蹭蹭,跟做贼似的。” 那天回家做饭,她看着桌上别外卖单的曲别针突然灵机一动。以前听学物理的发小科普过,静电是因为电荷没地方放,要是能连个“地线”就好了。 她翻出3个银色曲别针,在加绒裤外侧别了两个,裤脚内侧别了一个,刚好顺着裤腿连成一条导电的线。 刚穿好裤子,小敏就发现不一样了。以前一走路就粘腿的裤子,居然服服帖帖的,伸手摸门把手,没动静!她又试了掀被子、拿水杯,都安安静静的,指尖再也没有发麻的感觉。 “这玩意儿比几百块的防静电衣还管用!”她赶紧拍了视频发朋友圈,一下就被点赞刷屏了。 静电不是“电”找上门,而是物体之间摩擦产生的电荷积累。秋冬空气干燥,电荷不容易通过空气导走,就会囤在衣服、头发上,一碰到导电的东西(比如金属、人),就会“啪”地一下释放出来,这就是我们被电的原因。 曲别针刚好戳中了静电的“死穴”。金属是良好的导体,曲别针把衣服上的静电引到地面,相当于给电荷找了个“出口”。原理和家里的接地线一样,简单又安全,成本才几分钱。 小敏的视频传到网上后,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防静电妙招。 有人说“把矿泉水瓶倒空,装半瓶水揣兜里,湿气能防静电”;有人分享“穿拖鞋时踩一块湿毛巾,相当于给身体接地”;还有人调侃“以前总被电,以为是自己体质特殊,原来只是缺个曲别针”。 这里再分享几个实用的防静电技巧:开车门前先摸下车身金属部分,释放静电;梳头发前在梳子上抹点护手霜,减少摩擦起电;家里用加湿器,把空气湿度保持在50%以上,从根源上减少静电产生。 你有没有被静电困扰的经历?尤其是秋冬穿大衣、毛衣的时候,试过什么奇葩又管用的方法?评论区分享你的“防静电秘籍”,让更多人摆脱被静电支配的恐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