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0年深夜,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,特务见她是个大美人,实在于心不忍

小史论过去 2025-11-21 12:09:55

1940年深夜,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,特务见她是个大美人,实在于心不忍枪毙她,于是色眯眯地笑道:“好漂亮呀,杀了太可惜了。”此时,郑苹如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话,特务们心生怜悯,就成全了她。 郑苹如1918年出生在日本名古屋,父亲郑钺是浙江兰溪人,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,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,回国后当过多个省市高等法院检察官。母亲木村花子出身日本名古屋名门,婚后随夫来华改名郑华君,一家人思想爱国。她在家排行老二,从小在日本长大,十一岁才回上海,两种语言说得溜,家庭条件好,从小就是大家闺秀的样子。 回上海后,她先后读过市北中学、大同中学和民光中学,那时候丁默邨正好是民光中学的校董,两人算有点师生渊源。她长得特别出挑,皮肤白、眼睛亮、酒窝浅,笑起来迷人,还爱穿旗袍,学生时代就参加话剧表演,报纸上登过她的剧照,同学都叫她校园小明星。1937年她从上海法政学院毕业,本来和空军军官王汉勋订了婚,两人感情好得不行,王汉勋单膝求婚,她眼泪汪汪答应,可卢沟桥事变一打,婚事就搁置了,她跟未婚夫说,先打走日本人再办喜事。 那几年上海滩名媛多,她也算一个,1937年还上了《良友》画报封面,只署名“郑女士”,影响力大得很。淞沪抗战打响,她不光捐钱,还上前线慰问士兵,自编抗日话剧到处演,散发传单,十九路军那边都感谢她。家里有钱有关系,她完全可以过安稳日子,可她偏不,国难当头,她觉得年轻人得站出来。 1937年底上海沦陷,日本人在城里横行,她通过父亲老关系,加入中统上海站。为什么选她?日语好,长得漂亮,社交圈广,正好混进日伪圈子套情报。上级跟她谈过,这行危险,进去容易出来难,甚至死后还可能背汉奸名声,她一口答应,说为了赶走日本人,拼了。 她开始频繁出入舞会、联谊会,接近日本军官。1938年,她认识了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,那家伙对她着迷,她从他嘴里掏出不少日军在沪部署情报,还一度想绑架他逼日本停战,上级觉得太冒险,喊停了。她表面还是上海名媛,暗地里把情报通过秘密渠道传出去,帮抗日力量不少忙。 1939年,汪伪那边成立76号特工总部,丁默邨和李士群当头头,这地方成了魔窟,专门抓抗日人士,血债累累。中统上海区长陈宝骅看丁默邨好色成性,又跟郑苹如有旧,决定派她去接近,除掉这个祸害。郑苹如知道任务危险,意味着要牺牲名节,可父亲支持她,说除汉奸能救无数人,值了。 她先在舞厅制造偶遇,丁默邨一眼就上钩了,那家伙当年当校长时就对她有想法,现在更迷得不行,很快就让她当秘书,天天约会。她几次想把丁默邨骗到埋伏地点,第一次到她家门口,丁默邨突然掉头走了。第二次在皮货店,埋伏的特工开枪,丁默邨坐防弹车跑了。第三次她藏枪去76号赴约,结果李士群早怀疑,监听电话,直接抓人。 被抓后关在忆定盘路,76号用尽刑罚,想撬出中统上海网,她死咬是丁默邨玩弄感情,她因爱生恨雇人报复,一句组织的事都没吐。丁默邨还想保她,李士群不干,瞒着丁默邨下令处决。1940年2月春节前,一个晚上,林之江带人把她押到沪西中山路附近荒地,骗她说解去南京。到了地方,她知道没戏了,要求别毁容貌,打准点。林之江他们下手时抢了她大衣和首饰,三枪结束了她22岁生命,尸体扔那儿没人收。 她死后,家人一年多才知道。战后郑家告丁默邨,她狱中绝笔信成了铁证。父亲1943年胃癌去世,姐姐1942年心脏病走,哥哥郑海澄1944年重庆空战牺牲,未婚夫王汉勋同年衡阳任务阵亡,一家子为国散了。 丁默邨1947年南京枪决,李士群1943年中毒死,林之江逃香港,1950年精神病吐血亡。这些汉奸下场都惨。郑苹如的事迹战后才广传,大陆台湾都追认烈士,她证明了爱国不看血统,就看心在哪边。

0 阅读:0
小史论过去

小史论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