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1年,为了破坏中国的经济,日本对中华民国的法币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制。戴笠听到

峻辉聊过去 2025-11-19 16:28:00

1941年,为了破坏中国的经济,日本对中华民国的法币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制。戴笠听到这个消息,心中一动,给蒋介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。数月之后,日本已经后悔到了极点。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,日本侵略者一开始气焰嚣张,觉得几个月就能灭了咱们国家。可现实呢,战争拖了八年,日本资源吃紧,前线补给跟不上,就开始动歪脑筋。法币是当时中华民国的主要货币,1935年改革后统一了全国流通,还跟英镑挂钩,这让中国经济稳住了脚跟,也为抗日攒了点本钱。日本人看在眼里,恨在心里,早早就计划破坏这个体系。 具体行动从1938年开始,日本陆军第九研究所,也就是登户研究所,成了伪造法币的主力。这个研究所隶属陆军行政本部,专搞秘密武器,主任叫山本宪藏,是个陆军主计少佐。他毕业于专业学校,对金融有研究,提出用假钞打击中国经济的点子。日本人知道,单纯打仗征服不了中国,得让中国经济流血到撑不住。研究所的技术员们利用缴获的模具和技术,在上海等地偷偷设厂。太平洋战争前,他们从香港抢到一批法币的印版,这些原本是英国人帮南京政府准备的,日本如获至宝,马上投产。五元、十元面值的假法币印出来,上面有孙中山像,看起来跟真的差不多。 这些假钞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出去,日本控制的贸易公司、青帮势力,还有伪政权间谍,都成了推手。假币流入国民党统治区,市场上一时间到处是假钱,日本借此抢购物资,抽走中国财富。据粗略统计,战争初期日本印了相当于几十亿美元的假币,这对当时的中国经济打击不小。通货膨胀加剧,物价飞涨,普通老百姓日子难过,法币信用受损。东条英机作为国防部长,直接管这事儿,他的手下松机关是情报机构,保密级别高,专门负责这类经济破坏。松机关的技术骨干穿便衣潜入上海,不带军装,就为了低调操作。他们的目标明确:让中国不战而降,从金融上瓦解抵抗。 戴笠是军统局局长,情报工作做得细,很快就掌握了日本伪造法币的情报。1942年1月,他直接给蒋介石提建议,说咱们不能光挨打,得反击。主意是仿造日伪占领区用的货币,去那里买东西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这想法听起来简单,实际操作起来需要技术支持。蒋介石没马上拍板,先问了英美那边意见,毕竟印刷技术靠他们。宋子文帮忙牵线,美国一家专业印钞公司接了活儿。他们拿日伪样本仔细研究,调整机器,1943年春,第一批假币运到重庆中国银行,四十六卷,蒋介石下令严管,谁动得他批准。 这些假币叫“特券”,戴笠在重庆蚕丝厂改了个秘密印刷点,继续生产。印好的假币运到洛阳,交给第一战区调查司长张严佛保管。从那儿开始,国民党特务用这些钱潜入敌区,采购粮食、布料啥的。边境站的特务小组、收买汉奸的资金,全靠这个。日伪区经济本来就靠伪币维持,现在混进更多假的,日本检查员分不清真假,市场乱套。原本日本想用假法币掠夺中国,结果自己后院起火。伪中央储备银行的钞票贬值快,汪伪政权财政吃紧,日本军费来源受阻。 这场经济战没硝烟,但狠劲不小。日本从1938年到1945年,印了海量假法币,初期得逞,可后期反噬严重。国民党这边,通过控制美国援助和发行自家纸币,推动通胀,间接让假币失效。1937到1944年,法币发行量从14亿飙到几千亿,贬值四百倍。100元法币战前买头牛,战后买不起一斤肉。日本经济学者山本宪藏看到重庆通胀数据,直摇头,说中国形势太棘手。他本来主导伪造,现在计划破产,日本后悔启动这事儿。东条英机等高层,本想速战速决,结果经济战拉长了消耗,日本本土资源跟不上,侵华成本翻倍。 说到底,这事儿暴露了战争的另一面,不是只拼枪炮,钱袋子也关键。日本伪造法币,初期抢了不少资源,但国民党反制后,局面逆转。戴笠的主意虽简单,却击中要害,让日本尝到苦头。历史资料显示,日本印假币总量巨大,但最终没达到预期效果,反而加速了自己失败。抗日根据地也面临假币问题,各区加强检查,堵塞渠道,日本技术虽先进,却没掌握市场精髓。整体看,这场货币战是中国抵抗的一部分,体现了韧性。日本投降时,经济破坏留下的烂摊子,让战后重建费劲,但也证明了侵略者总会自食恶果。

0 阅读:156

评论列表

张yr爸爸

张yr爸爸

1
2025-11-20 05:48

后来解放区发行的票据站住了脚。

峻辉聊过去

峻辉聊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