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,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敢替日本说话? 这次中日因高市早苗涉台言论闹得沸沸扬扬,可日本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盟友们却集体哑火,连大哥美国都没站出来说句公道话,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一点不意外。 美国虽然嘴上喊着印太战略,把日本当棋子用,但真要动真格的时候,算盘打得比谁都精。但出了事却是已读不回,特朗普更是直言“有些盟友并不是朋友”。 美国心里清楚,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要是为了日本的错误言论跟中国撕破脸,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,所以才会抛出这种模棱两可的话,既不得罪日本,又能跟中国留有余地,典型的利己主义做派。 而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,今年五月就明确表态“我们不承认台湾,未来也不会”,坚定站在一个中国原则这边,近期更是重申了这一立场。 欧盟跟中国的经济联系早就密不可分,2023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000亿美元,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。像德国的汽车、法国的奢侈品,多少都得靠中国市场吃饭,要是为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瞎站队,先不说政治上站不住脚,经济上的损失就足以让欧盟各国肉疼。 之前立陶宛非要跳出来搞涉台小动作,结果对华贸易一落千丈,成了整个欧洲的反面教材,这种亏欧盟可不会想再吃第二次。 就连跟日本隔海相望的韩国,也悄悄取消了这个月的联合军演,显然不想被日本拖下水。 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度同样不是一般的高,2023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出口占总出口额的19.5%,虽然比前些年有所下降,但依然是韩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,尤其是半导体产业,四分之一的份额都要靠中国消化。 韩国心里门儿清,要是因为帮日本说话得罪了中国,自家企业的日子肯定不好过。更何况韩日之间还有历史遗留问题没解决,本来就面和心不和,现在日本出事,韩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,怎么可能还出头帮忙。 说到底,日本这次之所以被盟友集体冷落,还是因为自己拎不清形势。高市早苗的言论触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红线,而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,没有哪个国家会为了日本的错误立场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。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国家,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各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,都会把与中国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考量。 日本要是还抱着过去的幻想,以为靠几句盟友口号就能获得支持,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