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恩将仇报?上海工厂救了特斯拉命,美国工厂却要断中国路? 2019年投产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,绝对是马斯克的“救命稻草”。这座工厂不仅帮特斯拉爬出了“产能地狱”,如今更是每30秒就能下线一辆整车,年产能突破95万辆,占了特斯拉全球总产能的半壁江山。 而围绕它特斯拉建立的“4小时供应链朋友圈”,让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%,临港智能汽车产业产值也借着这股东风5年内涨了10倍,突破3000亿元。 可谁能想到,才过几年好日子,特斯拉就在11月15号给美国工厂供应商下了死命令,要求两年内换掉所有中国零部件,这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。要说背后的小算盘,美国政府的那5000亿美元补贴肯定是绕不开的。 2022年拜登签署的《芯片和科学法案》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本想靠着巨额资金让美国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,结果两年多过去了,不少企业的项目不是推迟就是缩水。 福特缩小了密歇根电池工厂规模,LG停了亚利桑那州的电池厂建设,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第二座工厂更是要推迟到2027年以后才能落成。特斯拉这么着急跳出来换部件,说白了就是想拿到补贴这块肥肉,毕竟在美国本土生产才能享受税收优惠,可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点。 有意思的是,特斯拉北美工厂现在一半的零部件仍来自中国体系,其中20%是中国直供,30%是中资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,换了个马甲就想装作和中国没关系,这戏演得未免太假。 就连跟着凑热度的通用汽车,嘴上喊着2027年要清掉中国关键零部件,背地里却顶着80%的高额关税,从宁德时代采购电池用于雪佛兰Bolt电动车,还美其名曰“过渡性安排”。 要知道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虽然是美国发明的,可现在中国企业在制造领域的技术和供应链完整度,让美国车企根本离不开,松下能源北美总裁都承认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上领先10年,想赶上没那么容易。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约62亿美元的电池,比2022年增长40%,比三年前更是涨了六倍,就算《通胀削减法案》通过了,来自中国的相关进口还是在增加。 这就有意思了,一边喊着要去中国化,一边身体却很诚实,毕竟中国在石墨、锂等电池原材料上占据着压倒性份额,想完全摆脱根本不现实。 特斯拉现在搞这出,不过是在政策压力和现实利益之间走钢丝,既想拿美国政府的补贴,又舍不得中国供应链的高性价比,也难怪只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表演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