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刚刚。 日本政坛人物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。 她在公开场合把话挑明,强调

淡定的枫叶 2025-11-18 14:35:33

就在刚刚。 日本政坛人物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。 她在公开场合把话挑明,强调要推动远程打击能力,继续加深和美国的军事协作。据多家日媒梳理,她把“反击能力”挂在嘴边,指的就是引进远程武器、升级现有导弹和平台,这套路径日本近两年一直在推进。 紧接着看装备层面,日本采购F-35总量计划到147架,航母化改装的“出云”级也在铺开;我们这边海空力量常态化拉练,055驱逐舰入列形成编队,歼-20实战化水平稳步提升。一个是加速外购并改装,一个是体系化建设和成建制训练,方向不一样,结果也不一样,噪音越大并不等于底盘更稳。 信息链条是另一个关键点。日本在远程侦察、指挥链上依赖美方支撑,这在历次联合演训中都能看到;我们自己的天基、海基、空基平台逐步融合,独立性更高。一旦节奏被拉快,谁能自己把全链路握在手里,谁就更不容易出岔子。 再看弹药和保障。日本岛链纵深有限,补给点密集但可替换空间小,长期高强度消耗的承受力偏弱;我们在工业产能和运输组织上动员能力更强,远近结合的补给网络更灵活。装备买得来,但保障要长久跟得上,这是绕不过去的硬门槛。 演训节奏也能说明问题。2022年东部方向的多域演训,海空火一体的封控能力是实打实的现场;而日本自卫队更多是在环太平洋等联演框架里练协同,离承担高强度对抗还有距离。话说得硬不代表能顶住复杂场景的持续考验。 海上通道是必答题。冲绳以北到宫古海峡一线,日本监控密度高,但活动空间也因此被“框”得很死;我们舰队远海训练日益常态,跨区机动已经是家常课。谁的通道更开放,谁的行动就更从容。 技术可靠性同样要掰开看。据多国媒体报道,F-35在维护成本、备件供应上压力不小,日本的大量机队就会面临长期保障负担;我们这边强调可维护性和成体系的整备流程,单位时间的出动率更看重稳定。拼的不是单件装备数据,而是全队的可持续出动能力。 她高调喊话的背后,是对外展示姿态的路数,这在日本政坛并不新鲜。但这种做法把防务议题推到喊话层面,风险是把复杂局面简化成硬碰硬的口号,实际处置空间反而被压缩。 在台海和周边海空的现实里,真正影响节奏的是演训频率、通报机制、应对预案,而不是某个话题的热度。把注意力放到能落地的能力建设上,才是对所有相关方都有用的方向。 我们不怕别人放话,关键是守住自己的节奏。装备要往前推,训练要往细处抠,体系要把链条扣紧,这些是实打实的分数线。 高声调不会自动转化成能力,稳定、可控、可持续的硬实力才是底气。面对外界的各种动作,把握好尺度和节奏,我们就不会被带偏。 最后一句,防务这件事,说不如做,做要能长久做下去。把心思用在该用的地方,场面才会朝着对我们更有利的方向走。

0 阅读:0

猜你喜欢

淡定的枫叶

淡定的枫叶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