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0元机票改签费24400元,但重新购买同期航班却仅需要1800元左右!旅客质疑:“改签费这么贵,变相逼你退票重新买,但退票只退回400块钱,这合理吗? 1890元买的机票,改个时间要掏24400元,这事儿最近炸了锅,重庆李先生的遭遇让全网直呼“开眼”,就像花十块钱买根冰棍,换口味要补一百三,任谁碰到都得火冒三丈。 事情不复杂,李先生通过去哪儿网订了海南航空重庆飞伦敦的国际机票,典型特价票,才1890元。 行程临时变了,想提前五天改签,一点系统直接懵了:24400元改签费,比原票价翻了近13倍,他反复刷新,以为系统出bug,联系客服只得到冷冰冰回复:“规则就是这价”。 更气人的在后面,客服还“好心”支招:要不退票重买?李先生一算账,退票能拿回400多,同期同航班新票才1800元左右,加起来不到3200元,比改签便宜两万多,这操作简直讽刺,改签选项怕不是用来衬托退票“划算”的? 面对质疑,平台和航司开始互相甩锅,去哪儿网说费用是舱位差价、手续费叠加的,钱全给了航司。 海南航空补刀,说官方渠道只收两项费用,暗示第三方加了代理费,要查明细得给订单号,可没人正面回答:再怎么叠加,能比原票贵12倍? 这背后藏着航空业的“字母套路”,经济舱下面藏着十几种细分舱位,Y舱、H舱、K舱密密麻麻,每个等级对应不同退改规则,李先生买的特价票,大概率是最低级的折扣舱,特点就是买时便宜,改时要命。 航司的心思不难猜:低价票拉客流填空位,旅客改行程就靠规则把钱赚回来,国际航班舱位波动大,原低价舱卖完,系统直接强制升舱到高价舱,再贴高额手续费,天价改签费就这么来了。 有业内人透底,这就是霸王条款,要么凑活坐,要么花天价改,航司稳赚不赔。 更坑的是信息差,退改规则全藏在订单最下面,字体小得像蚂蚁,满是“子舱位”“代理费”这类普通人看不懂的词,李先生后来发现,航司官网明明还有经济舱座位,平台却显示售罄,逼着他“升舱”补差价。 现在国内航班早有新规,改签费按时间阶梯收,特价票也得给退改渠道,可国际航班没统一标准,成了航司和平台的“灰色地带”,律师都说,改签费远超原票和重买价,已经涉嫌显失公平。 网友吐槽得精准:“这不是规则,是明抢”“低价引流,高价收割,把消费者当冤大头”,大家要的不是免费改签,是明明白白的规则——购票时就标出改签费上限,费用构成列清楚,别藏着掖着挖坑。 1890元的票要24400元改签费,这事离谱却不是个例,说到底,不是规则太严,是有些规则根本没把消费者权益当回事,“规则如此”四个字,可堵不住众人的质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