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中国曾被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,日寇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。 当年日本鬼子打进来

罗普娱记 2025-11-18 10:30:35

当年中国曾被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,日寇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。 当年日本鬼子打进来的时候,算盘打得精极了,他们盯着中国的地盘、矿产,数着中国军队的枪枝弹药,觉得中国军队装备差、政府里有投降派,三个月就能把中国彻底拿下。 可他们从头到尾都算错了一样东西,那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头里的家国情怀,还有那种就算只剩一口气也要跟他们拼到底的抗争精神,这恰恰是最要命的关键细节。 九一八事变后,东北三千万同胞陷进了苦难里,日军以为占了城市、修了碉堡,就能把东北变成他们的殖民地。可他们没想到,从城里的工人到乡下的农民,从教书先生到绿林好汉,全都站了出来。 到了淞沪会战,日军动用了最精锐的部队,飞机大炮把上海炸得一片狼藉,他们觉得中国军队撑不了几天。可谢晋元带着四百多个兵守在四行仓库,对外只说有八百人,硬生生挡住了日军六次猛攻。 这些士兵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,手里只有步枪和手榴弹,面对日军的坦克,21岁的陈树生捆满炸药从五楼跳下去,跟敌人同归于尽。 日军见硬打不行,就想从根上毁掉中国,在沦陷区搞奴化教育,禁了中国的课本,逼着孩子们学日语,背所谓的“教育敕语”,还说“中日亲善”“共存共荣”。可他们根本不懂,家国情怀这东西,不是烧几本书、改几门课就能抹掉的。 在山西大同,日军把三百多个知识分子骗来活埋,说懂英语的就是敌人,可照样有人偷偷在夜里教孩子认中国字、讲岳飞的故事;在河北农村,日军用剩饭诱惑孩子组成“少年吃饭队”,可这些孩子转头就给八路军送情报。 就算在最危险的北平、天津,教书先生们宁愿被抓,也不肯用鬼子编的课本,他们说:“书可以烧,但中国人的根烧不掉。” 更让日军始料未及的是,他们越想毁文化,中国人越要保文化。南开校园被日军烧了,老师们就带着学生往西南跑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在一起,组成了西南联大。师生们走了几千里路,吃野菜、睡猪圈,路上还遭遇土匪,可没一个人放弃。 闻一多先生一边走一边给学生讲历史,说越是国难当头,越要把书读好,将来才能救国。在昆明的山城里,校舍是茅草搭的,下雨漏雨、刮风进风,可课堂从来没断过。 八年里,一千多个联大学子投笔从戎,有的上了战场,有的当翻译,十四个人牺牲在抗日前线。 日军以为毁了学校就能断了中国的希望,却没想到这所“在战火里拼出来的大学”,后来培养出了诺贝尔奖得主、“两弹一星”元勋,这些人都是带着家国情怀长大的,迟早要把鬼子赶出去。 那些年,不光军队和读书人在拼,普通老百姓也在用自己的法子反抗。在河北、山东的农村,村民们挖地道,家家相通、村村相连,日军一进村子就挨黑枪,掉进陷阱,不知道该打哪里;在江南水乡,渔民们划着小船,给新四军送物资,日军来了就把船沉进水里,让鬼子找不到踪迹。 有个村子被日军占了,村长表面顺从,暗地里把粮食藏进地窖,还帮八路军传递情报,后来被日军发现杀害了,可没过几天,他的儿子就接过了接力棒,继续跟鬼子斗。 日军搞“集家并屯”,想切断老百姓和抗联的联系,可老百姓宁愿自己饿肚子,也要把粮食藏在山洞里,等着抗联的人来取。 他们不懂,对中国人来说,家是小的国,国是大的家,保不住国,家也就没了,所以就算拼上性命,也要护着这个国。 日军到最后都没弄明白,为什么他们占了那么多城市,杀了那么多人,中国人还是不肯投降。他们能算出炮弹的数量,能算出占领的地盘,却算不出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有多深,不屈不挠的骨头有多硬。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精神,是日军永远没看懂的关键,也是中国就算被逼到绝境,也绝不会亡国灭种的根本原因。

0 阅读:166

猜你喜欢

罗普娱记

罗普娱记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