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美国敢做初一,那中国必然会做十五。你卖武器给台湾,那我们就卖武器给那些反对美

山河又月明 2025-11-17 22:15:55

既然美国敢做初一,那中国必然会做十五。你卖武器给台湾,那我们就卖武器给那些反对美国的国家大大方方的卖! 美国对台军售的操作确实把“双重标准”玩得相当熟练,一边拿着“一个中国”原则说场面话,一边把台湾当成自家军火库的VIP客户,2024年2月7500万美元的战术数据链升级合同刚落地,10月就甩出20亿美元的地空导弹大单,11月又跟3.85亿美元的配套装备,等到2025年11月特朗普二任刚站稳脚跟,3.3亿美元的F-16战机零部件军售立马获批,每一笔都精准砸在提升台军作战能力的点子上。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的生意,从1979年那48架F—5E/F战机算起,40多年里107次军售,硬生生把一个地区推成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地,这种把地缘政治当生意做的套路,美国玩得比谁都溜。 但美国大概忘了,生意从来都是双向的,它能拿着武器给“台独”势力递刀子,自然也拦不住别人在国际市场上正常交易。毕竟美国自己才是全球军火市场的“龙头老大”,2023财年对外军售直接冲到2380亿美元,占了全球近45%的份额,光是卖给沙特就收了560亿美元,还借着俄乌冲突把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、AIM-120C-8导弹卖给波兰、德国,连乌克兰战场的二手装备都能清仓变现,赚得盆满钵满。这种“自己卖武器是维护安全,别人卖就是破坏稳定”的逻辑,本身就站不住脚。 中国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动作,说白了就是对这种双标最实在的回应,而且每一步都有实打实的案例撑着。远的不说,在拉美地区,美国原本把秘鲁当成毒品战争里的重要盟友,2025年还撮合着诺思罗普-格鲁曼公司签了1.14亿美元的合同,结果中国企业靠着产品实力和灵活运作,让秘鲁政府最终撕毁了这份协议,转而接过中国的武器订单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早在2009年,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就给秘鲁军方送去过便携式防空系统,北方工业和保利科技两家公司当年还以3400万美元的销售额成了秘鲁最大的武器卖方,能从美国传统势力范围里抢生意,靠的可不是嘴皮子,是装备的性价比和靠谱程度。 在南亚和中东,中国武器的存在感更直接。巴基斯坦2025年跟苏丹签了15亿美元的军购大单,表面看是巴方出口,实则清单里全是“中国造”的内核:红旗-9和红旗-6防空系统是百分百中国原产,K-8教练机的发动机、机载雷达这些关键部件全靠中国供应,连巴基斯坦号称“自主研发”的沙巴尔-2无人机,其实就是中国彩虹-3的仿制版。 算下来这15亿美元里,至少80%最终都会流回中国,巴基斯坦更像个“中间商”。阿塞拜疆之前也通过巴基斯坦订了40架JF-17战斗机,合同金额42亿美元,而JF-17就是中国FC-1战机的合作款,当年巴基斯坦空军用它击落印度米格-21的实战成绩,比任何广告都管用。 这些国家未必是刻意跟美国对着干,但选择中国武器本身就是对美国军火垄断的打破,毕竟谁也不想花冤枉钱买贵价装备还得看美国脸色。 连欧洲都有中国武器的身影,2025年9月塞尔维亚阅兵彩排上,红旗-22防空导弹赫然在列,这款多次亮相中国阅兵的装备,能进入被北约包围的塞尔维亚,本身就很有说法。 塞尔维亚向来不怎么买美国的账,选择红旗-22自然是看中了它的性能——既能应对中高空目标,价格还比美国“爱国者”便宜一半以上,这种实惠又好用的装备,谁会跟它过不去。中国官方一直说军售遵循“不干涉内政、维护地区稳定”的原则,不像美国卖武器总捆着政治条件,塞尔维亚这单生意就是最好的证明,纯粹的装备交易,不掺任何额外套路。 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的份额其实不算高,常年稳定在5.8%左右,2023年出口额也就24亿美元上下,跟美国2380亿美元的规模比起来,连零头都不到。 但就是这看似不大的份额,却总能精准出现在美国不想看到的地方:拉美打破美国垄断,中东替代俄制装备,欧洲进入北约边缘地带。 这背后不是刻意挑事,而是美国自己把路走窄了,一边对台军售踩红线,一边在全球搞军火垄断,中国不过是顺着市场规律做了该做的事。那些说中国“破坏地区稳定”的声音,看看美国2023年55.9%增速的政府安排军售,再看看被它武装到牙齿的中东和欧洲,实在没什么说服力。 台湾花大价钱买的美国武器,其实很多都是“库存货”,F-16的零部件修修补补能用几年谁也说不准,而中国卖给其他国家的,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硬货,红旗-9在巴基斯坦能拦截目标,JF-17能击落敌机,这些口碑可不是靠宣传堆出来的。美国把台湾当成“提款机”,40多年107次军售赚得盆满钵满,中国自然有理由在国际市场上光明正大地做交易,毕竟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,用实力说话才是最直接的回应,美国自己开了“军售施压”的头,就别怪人跟着走这条路。

0 阅读:55

猜你喜欢

山河又月明

山河又月明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