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侯友谊发表对沈伯洋被通缉后,卢秀燕也发表了自己意见:谴责任何形式暴力,绝不宽贷

木槿论事 2025-11-17 20:10:59

继侯友谊发表对沈伯洋被通缉后,卢秀燕也发表了自己意见:谴责任何形式暴力,绝不宽贷。坐实了侯友谊第二人设,面对绿营一点招没有,对大陆怎么就来劲。   大家怎么看,一起评论区唠唠!   大陆依法通缉沈伯洋,本来是一件道理清楚、界线分明的法治事件,却偏偏在台湾政坛炸出两种奇怪反应。   前脚侯友宜跳出来,把“依法调查”讲成“暴力行为”,后脚卢秀燕立即跟上,也喊着“谴责任何形式暴力,绝不宽贷”。   两个人的话像提前对过稿,软硬全无,却又统一地把炮口对向大陆,岛内舆论一句话直接点破:侯友宜第二,正式成型。   之所以这句话刺耳,不是因为两人讲话内容有多厉害,而是他们刻意回避的东西太明显。   沈伯洋是谁?不是一般的政治人物,而是被大陆依法认定的“台独顽固分子”,长期推动分裂、接受境外资金,还办了个披着民防外皮、实则搞对抗训练的“黑熊学院”。   关于他的卷宗,从资金、活动、背后网络到公开言论,全都有迹可循,大陆依据法律处理,是清晰透明的程序。   可侯友宜和卢秀燕却像是怕看见事实一样,把所有关键点全部跳过,只抓住“暴力”两个字不断重复,好像只要把话模糊到这种程度,就能让事件变得模糊——把分裂活动变成情绪事件,把法律行为变成政治攻击。   他们不提“台独”,不提分裂,不提外力干预,只敢捏着一个“暴力”空壳当盾牌。   最讽刺的是,他们避而不谈的黑熊学院,才是真正让岛内社会不安的东西。   所谓“民防训练”,实际内容却是准军事化:野外对抗演练几百人一起上,追踪技术实操、情报监测训练,甚至公开鼓动学员盯着台商、陆配和陆生,说这些人是“潜在威胁”。   这样的煽动本身就是制造社会对立,更像是在培养一支民间对抗队伍。   资金来源更让人皱眉,曹兴诚豪掷六亿新台币,美国在台协会提供运营底盘,岛内民众早就骂翻:这是台湾自己的民防?还是外力代工厂?   但侯友宜和卢秀燕,面对这些实打实的操作,却始终保持沉默。   于是问题变得很鲜明:到底是谁在搞“暴力”?谁在把台湾推向对立?岛内舆论对黑熊学院的评价够直接——“绿色恐怖工具”“社会撕裂制造机”“民间游击队训练班”。   这些声音存在已久,可侯和卢从不点破半句,反而在大陆依法行动时突然“勇敢”起来,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错误的方向。   看两人的动作脉络,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被骂成“双标政客”。   绿营挑事时,他们是躲避型的,教科书去中国化,他们不吭;地方政府压制不同立场的学者,他们不挺;蓝营自己人因为立场被处理,他们不敢出声。   遇到分裂问题时,他们是缩头型的,对沈伯洋的“台独本质”避谈;对黑熊的对抗训练避谈;对境外资金链避谈,不谈是为了不被贴标签,是为了不触台独基本盘。   但一到了大陆,他们立刻变成强硬型的,侯友宜先喊,卢秀燕跟喊,两人像是在比谁对大陆更“硬气”,这种“内软外硬”的反差,让民众觉得他们不是立场坚定,而是立场畏缩。   讲白了,这不是价值观,而是政治算计。   他们怕绿营媒体挤压,不敢踩台独的线;怕失掉中间票,不敢指出分裂本质;怕和大陆保持建设性关系被扣帽子,于是索性用“喊话大陆”来刷存在感。   经济想靠大陆,选票想靠浅绿,政治上想靠口号稳住形象,于是就出现了这种“吃红利时靠大陆,喊口号时靠绿营”的奇怪操作。   岛内舆论会这么快骂出“侯友宜第二”,就是因为这套双标太明显,绿营搞意识形态,两人装没看到;黑熊搞准军事化,两人不敢讲话;大陆依法侦查,两人立刻斗志昂扬。   民众不是对他们的立场不满,而是对这种反差厌烦,没人相信这是原则,大多数人都看出了那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安全策略:对内求稳,对外摆样。   问题是,这种两套逻辑根本解决不了台湾当前最大的矛盾。   台湾内部被分裂叙事撕裂,他们不敢碰;两岸关系需要理性对话,他们搞情绪操作;蓝营支持者需要明白立场,他们只给空洞口号。   这种“双面打法”的后果只有一个:两边都不信任,大陆不信他们真想缓和,岛内民众不信他们有担当。   这次事件也让蓝营一个更深的问题暴露无遗:越来越多蓝营政客不敢公开讲反“台独”,但也不敢失去大陆经济利益,于是拼命往“模糊中立”挤,甚至靠“对大陆硬一点”来换政治安全感,结果却一步步把蓝营的传统路线削掉,把自己的信任度耗光。   卢秀燕被喊“侯友宜第二”,不是因为一句话像,而是整套逻辑都走上同一条轨道,面对绿营退缩,面对大陆示强,面对台独封口。   事件看似只是一场表态争议,但本质上,是蓝营路线的再一次自我拆解,民众看得很清楚——台湾真正的风险不是大陆依法办事,而是岛内政客用“两套立场”把台湾推向更深的撕裂。   说句实在的,这样下去,蓝营不是在对抗绿营,而是在丢掉自己的根。   对此,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?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,谢谢!   (个人观点,理性观看)

0 阅读:0
木槿论事

木槿论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