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终于说了一句清醒的话;记者问他,现在美国最大的威胁是不是中国?他立刻否认,他说——不是,美国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美国边境。 这话听着像是故意唱反调,实则仔细扒一扒边境的乱象和他本人的行事风格,就知道绝非空穴来风,甚至能理解他为啥敢在几百个美军将军面前放话“不认同就走人”,逼得导弹部队和特种部队司令直接辞职。 先得说说赫格塞斯这个人,能说出这种话且敢这么干,和他的经历分不开。44岁的他创下了美国国防部长的两个纪录——年龄最小、军衔最低,就任时只是陆军少校。之前他不是什么深耕五角大楼的老官僚,反倒长期在福克斯电视台当政治评论员,靠的就是对特朗普的支持和鲜明的立场上位。 这种背景让他完全跳出了传统军事精英的思维框架,他看待问题的视角,不是从全球战略地图上,而是从美国本土的街头巷尾出发。 你想想看,一个常年对着镜头,用最直白、最煽动性的语言评论时事的人,他关心的自然不是什么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,而是那些能直接触动普通民众神经的问题。 而边境问题,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引爆点。当五角大楼的将军们还在计算航母战斗群的数量、推演台海冲突的胜率时,赫格塞斯看到的可能是每天从边境涌入的海量芬太尼,这些毒品正像一场无声的战争,每年夺走数万美国人的生命。 他看到的可能是边境小镇的治安失控,贩毒集团的势力渗透,以及社会福利系统因非法移民涌入而承受的巨大压力。 在他看来,这些都是对国家肌体最直接、最致命的侵蚀,是正在发生的“入侵”,远比大洋彼岸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更具紧迫性。 这种认知上的巨大差异,注定了他一上任就要和整个军方系统发生激烈碰撞。他不是来和稀泥的,他是来搞革命的。 他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,就是清算军队内部的“觉醒主义”(Woke Culture),他认为这些性别、种族议题正在腐蚀军队的战斗力,让士兵们无法专注于备战。 他公开批评西点军校,要求停止多元化招生,甚至亲自审查军队的培训教材,剔除其中他认为的政治正确内容。这种大刀阔斧的做法,在习惯了相对独立和传统运作模式的军队高层看来,简直就是一场政治风暴。 所以,当他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,再次强调边境才是最大威胁,并强硬地表示“不认同就走人”时,那几位导弹部队和特种部队司令的辞职,就一点也不意外了。 这背后根本不是简单的观点不合,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安全哲学的正面交锋。将军们代表的是传统的、以外部军事威胁为核心的安全观,而赫格塞斯代表的,是一种更内向、更注重文化和社会安全的新思路。 他敢于如此强硬,正是因为他的权力并非来自军功或体系内的认可,而是来自总统的绝对信任和一部分民意的支持。他不需要讨好那些四星上将,他只需要对白宫和他所代表的选民负责。 他这种行事风格,让整个五角大楼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。过去,国防部长的更替,无论谁上台,基本盘还是维持全球军事存在和应对大国竞争。 但赫格塞斯的出现,彻底打破了这种默契。他似乎在告诉所有人,美国的敌人首先在内部,如果连自己的家门都看不住,谈何在全球称霸?这种观点虽然惊世骇俗,却也精准地击中了美国社会当下最深的焦虑——对国家失控的恐惧。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他宁愿冒着得罪整个军方的风险,也要把边境问题提到如此高的位置。这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选择,更是一种政治宣言,一种对“美国优先”最彻底的诠释。 他正在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,强行扭转美国这艘巨轮的航向,让它从全球海洋调头,先审视自己甲板上的漏洞。 这场由他掀起的震荡,究竟会让美国变得更强大,还是会撕裂其赖以维系的军事和战略体系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对于这种颠覆性的变革,你又怎么看呢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