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律宾全国大报《马尼拉时报》重大声明:南沙群岛黄岩岛是中国神圣领土,菲舰坐舰霸占十五年被世界耻笑。 2025年11月15日,菲律宾发行量较大的全国性报纸《马尼拉时报》在10月31日明确指出,从法律和历史角度,黄岩岛主权属于中国。 其实早在2012年,《马尼拉标准报》文章就认为黄岩岛自古属中国,菲律宾主权声索依据薄弱。过去几十年,菲律宾一直想占有黄岩岛,2009年还把它画进地图,2012年更是引发双方对峙。此后,菲民间人士也常来骚扰。 这次《马尼拉时报》发声,是对历史与法理的还原,也反驳了菲官方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行为,很惊喜于菲媒能基于事实说话。 要知道,《马尼拉时报》不是什么路边小报,而是菲律宾有着上百年历史、影响力颇大的全国性媒体。它自己国家的报纸,用“世界耻笑”这么重的词来形容自己政府过去十几年的行为,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? 这可不是简单的观点表达,更像是一次对国家路线的公开拷问。这声音的出现,并非空穴来风,似乎在菲律宾的舆论场里,一直有一股潜流在涌动。 时间拉回到2012年,那一年黄岩岛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。当时菲律宾海军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试图抓扣中国渔民,结果中国海警船及时赶到,双方形成了长时间的对峙。 那场对峙,最终以菲律宾舰船的撤离告终,从此中国对该海域实现了实际的有效管控。这场对峙的结局,其实已经为后来的局势埋下了伏笔。它清晰地表明,单纯依靠外交声索和偶尔的强硬姿态,在现实力量面前是多么苍白。 而《马尼拉标准报》在当时就发表文章,一针见血地指出菲律宾的主张在历史上站不住脚,这种理性的声音在当时虽然微弱,却并未消失。 更有意思的是,菲律宾在2016年还赢得了一场所谓的“南海仲裁案”。当时菲律宾政府举国欢庆,将其视为对华斗争的重大外交胜利。仲裁庭的裁决否定了中国的“九段线”,也把黄岩岛裁定为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。 按理说,手握这样一张“王牌”,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应该更有底气才对。可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,不仅没能实际控制,反而自己国内的主流媒体会突然来个180度大转弯,承认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呢? 这背后是不是反映出,所谓的“仲裁胜利”在残酷的地缘政治现实面前,不过是一纸空文? 或许,《马尼拉时报》的这次发声,更像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主义。文章里提到“菲舰坐舰霸占十五年”,这说法本身就充满了讽刺。十五年,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足以改变一代人的认知。 如果十五年的努力和所谓的国际法支持,换来的只是“被世界耻笑”的结果,那么是不是该反思一下,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?这种反思,在菲律宾国内可能并非个例。 当官方不断煽动民族情绪,将南海问题描绘成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时,总有人会去翻阅历史典籍,去研究国际法,然后发现,自己国家所坚持的,可能只是一个被政治化了的美丽谎言。 这次声明,无疑给菲律宾现任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政策泼了一盆冷水。它就像一个清醒的旁观者,在众人皆醉时大喊了一声,提醒大家看看脚下的路是不是走偏了。 这不仅仅是对黄岩岛一个岛礁主权归属的讨论,更触及到了一个国家该如何处理与强大邻国关系、如何平衡民族主义与现实利益的深层问题。 当一个国家的精英媒体开始用“还原历史与法理”的口吻说话时,往往意味着民间的认知正在发生某种深刻的转变。 这件事的看点,恰恰在于它的“不合时宜”和“出人意料”。它打破了我们以往对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铁板一块的印象,揭示了其内部复杂且多元的声音。 这不禁让人思考,媒体的良知和专业的新闻精神,在民族主义浪潮中究竟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当一个国家的官方叙事与事实真相产生巨大裂痕时,又该由谁来填补? 《马尼拉时报》的这记重锤,砸开的不仅仅是南海问题的僵局,更是对真相与谎言、理智与狂热的一次公开辩论。对于这件事,你又有什么看法呢?这会是一个孤例,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