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时代进入倒计时,中国必须警惕俄罗斯政策突变!若接班人倒向美国,中俄合作恐生变,能源与外交利益都将受冲击! 这事儿确实得捏把汗,毕竟掌舵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人要退了,后面谁接盘、往哪儿带,确实是个未知数。 但要说接班人真能一拍脑袋就倒向美国,那也把国家之间的事儿想得太简单了,只不过就算没那么极端,政策上稍微偏一点,对咱们的影响也不小,警惕总没错。 先说说最实在的能源这块,现在早就不是谁求谁的事儿,是绑在一块儿了。咱们从俄罗斯买的原油得占总进口快五分之一了,天然气更是直接冲到了进口第一的位置,不管是管道输送的还是液化的,量一年比一年大。 “西伯利亚力量” 那几条管道都铺好了,有的满负荷运转起来一年能供几亿户家庭用的气,后面还计划再建第二条,输送量都要翻倍了。 俄罗斯那边更不用说,欧洲早就跟它能源脱钩了,喊着 2027 年彻底断干净,它的石油出口快一半都卖到中国,煤炭更是占了五成,没咱们这个买家,它的能源外汇就得崩一大块。 就算新上来的人想讨好美国,也得掂量掂量,断了中国的路子,家里的经济能不能扛住,那些靠能源吃饭的寡头和产业工人第一个不答应。 再看经济上的勾连,早就渗透到俄罗斯人的日常里了。2024 年两国贸易额都奔着 2450 亿美元去了,占了俄罗斯外贸的三分之一还多。 西方制裁一搞,欧洲的汽车、家电进不去,俄罗斯市场上全是中国货,去年一年就卖过去一百多万辆汽车,从城里的轿车到西伯利亚跑的货车全是,衣服鞋子占了一半以上的进口份额,家电更是随处可见。咱们不光卖货,还帮它建物流、搞跨境电商,边境口岸的货车天天排大队。 俄罗斯自己制造业不行,轻工业更是薄弱,这些东西根本造不出来,真要是跟中国闹僵,老百姓的日子先受影响,新领导人刚上台就敢这么折腾?大概率不敢,但政策上要是给中国企业使绊子、加限制,那损失也是实实在在的。 还有西方那边的态度,也没给俄罗斯留多少倒向的空间。这两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都快一万六千项了,美国自己就搞了三千多项,金融、国防、民生方方面面都卡着,连银行都被踢出了 SWIFT 系统。 美国嘴上喊着要施压俄罗斯,可真要是俄罗斯想靠过去,它肯定得狮子大开口,比如让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,放弃既得利益,这对俄罗斯来说等于是割肉,新领导人就算想谈,国内的军方和民族情绪也压不住。 俄罗斯军队现在靠能源换的钱撑着军费,军工复合体早就成了重要的利益集团,他们跟西方是死对头,想倒向美国?军队这关就过不了。 不过话说回来,警惕也不是瞎紧张,国家之间的合作从来都是看利益,不是看谁当领导。中俄在国际上的步调很多时候都一致,不管是联合国投票还是应对西方的霸权施压,都是互相帮衬的。 俄罗斯需要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撑着,咱们需要它的能源和战略上的呼应,这种互补性不是换个领导人就能轻易拆开的。 但怕就怕新上来的人想走 “中间路线”,或者为了短期的利益跟美国做交易,哪怕只是在合作节奏上慢一点、在敏感问题上含糊一点,都可能让咱们的能源供应稳定性打折扣,外交上少个靠谱的伙伴。 现在俄罗斯的黄金储备涨了不少,美元资产占比跌到了个位数,中俄贸易里人民币结算都快到三分之二了,这些都是为了摆脱西方控制铺的路,新领导人就算想转向,这些已经成型的体系也不是一天能改过来的。 但越是这样,咱们越得提前准备,比如多拓展几个能源进口渠道,跟俄罗斯的企业把长期合同签得更扎实,在外交上保持常态化沟通,把可能的变数提前想到。 说到底,倒向美国的可能性不大,但政策突变的风险确实存在,毕竟新领导人得立威信、搞新政,难免会有调整。 能源安全是咱们的命门之一,外交上的伙伴也不能说丢就丢,就算知道两国利益绑得深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 毕竟国际上的事儿,从来都是小心驶得万年船,提前警惕着,总比真出问题了再补救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