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老头子来中国没安啥好心,说白了就是想劝中国再办回奥运会,

巴斯历史集世界 2025-11-15 18:07:12

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老头子来中国没安啥好心,说白了就是想劝中国再办回奥运会,还把主意打到了大湾区头上。 可现在的夏季奥运会,早不是啥香饽饽了,倒成了各国躲着走的麻烦事儿 —— 办一届下来,钱得花到没边儿,又是盖场馆又是搞配套基建,人力物力堆进去不说,最后还大概率得背着一堆烂摊子。 搁二三十年往前,申办奥运那可是真・抢破头的活儿,十几个城市挤破头都想争,觉得能借着这事儿给城市撑撑场面、提提名气。可现在大家都算得门儿清,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了。 就拿 2024 年那届来说,一开始布达佩斯、汉堡、罗马还都露了露头,可真要往深了算:建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主体育场就得几十亿,配套的运动员村、媒体中心、专用交通线又得追加一大笔。 更别说后期还大概率超支 —— 往届奥运超支两三倍都不算新鲜事,蒙特利尔当年办奥运,最后欠的债让市民交了三十年 “奥运特别税”,这种前车之鉴谁看了不犯怵? 所以这几个城市想明白后,全麻利地撤了申请。到最后,全世界找不出第三个愿意接的,国际奥委会没辙,只能把 2024 和 2028 两届赛事打包塞给巴黎和洛杉矶,哪儿还有当年挑挑拣拣的底气。 更头疼的是赛后那堆破事。为奥运建的那些大场馆,看着气派,比赛一结束基本就废了一半。要么空在那儿积灰,每年维护费就得几千万;要么位置太偏,想改成商场、学校都费劲,最后成了 “晒太阳的空架子”。 雅典奥运后,不少场馆荒得长了草,北京鸟巢当年也差点因为维护费太高成了负担,后来还是靠办演唱会、体育赛事慢慢盘活,可这得花多少心思?普通城市哪儿有这本事。现在大家都明白,办奥运那点短期热闹,根本抵不上长期的资源浪费和财政压力。 国际奥委会也不是没察觉不对劲,后来干脆改了规矩 —— 不等人上门求着申办了,改成主动 “指派” 城市,2032 年的布里斯班就是这么被 “选中” 的。 这哪是给荣誉,分明是怕没人接把奥运的牌子砸了,硬给人派任务。巴赫这次盯着大湾区,估摸着就是瞅着这儿经济实力强、现成的体育馆和交通网也多,觉得能把这个包袱甩过来。 可他也不想想,欧美那些发达国家都躲着走,中国能算不清这笔账?大湾区本身基建就够完善,不用从零开始盖场馆,但就算这样,真要办奥运,额外的安保、赛事组织、临时设施投入还是少不了,少说也得几百亿。 这笔钱要是投到民生上,能建多少所学校、医院?要是投到科创上,能帮多少企业搞研发?现在大家都务实得很,不会为了 “奥运东道主” 那点虚名,把钱扔到看不见长效回报的地方。 再说了,现在奥运的规矩也越来越让人不舒服。游泳、田径这些欧美擅长的项目,能拆出几十块金牌,可咱们有十几亿人玩的武术、龙舟,想进奥运比登天还难;有时候判罚还双标,明明是咱们选手占理,最后却吃了亏。这种带着偏见的赛事,办着也窝心,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? 大湾区的发展靠的是实打实的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,不是靠办一场奥运撑场面。真接了这活儿,最后落个财政紧张、场馆闲置的下场,那才叫得不偿失。 巴赫这算盘打得挺响,但中国可不会轻易点头 —— 毕竟现在谁都不傻,亏本的买卖干不得。 其实奥运会要是真想活下去,得先改改自己的毛病:别再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排场,别让超支成了常态,也别总掺和政治、搞双标。 不然就算巴赫再怎么跑断腿找人接盘,再过几年,可能连愿意凑数的城市都没了。 参考资料:央视网《以文化共振 以情谊相承 ——巴赫参观体育文化“双展”》

0 阅读:0
巴斯历史集世界

巴斯历史集世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