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怒了!巴勒斯坦怒了!叙利亚怒了!黎巴嫩怒了!伊拉克怒了!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!

未央细说 2025-11-12 16:12:58

伊朗怒了!巴勒斯坦怒了!叙利亚怒了!黎巴嫩怒了!伊拉克怒了!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!   整个中东地区的怒火被点燃,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,美西方国家凭什么在中东横行霸道?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围堵中国,尤其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,更让某些国家坐立不安。   早年间,中东就憋着一股劲想摆脱“只卖石油”的命,沙特作为中东大国,领头推出“2030愿景”,砸重金搞经济多元化,又是规划新未来城,又是布局石化、新能源产业,就是想建自己的工业体系,不想再靠老天爷赏饭吃,更不想被西方攥着经济命脉。   可西方压根不给他机会,技术上捂着藏着,核心制造工艺绝不外泄;投资时带着一堆附加条件,要干涉内政、要垄断市场,嘴上喊着“合作共赢”,实则处处卡脖子,折腾了好几年,沙特的工业体系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,汽车、电子等关键领域全靠进口,赚来的石油美元又得乖乖回流西方,那种想硬气却没底气的憋屈,整个中东都感同身受。   直到中国汽车闯进来,这日子才算彻底变了天,谁能想到,几年前还被贴上“低质低价”标签的中国车,如今在沙特街头随处可见——针对中东干燥酷热气候强化空调制冷系统,为沙漠复杂路况升级轮胎耐久性和底盘通过性,顺着当地大家庭出行需求主推7座、8座高性价比SUV,连刚获得驾车权的沙特女性都成了回头客。   2019年中国汽车在沙特销量才5万辆,2023年就飙到20多万辆,新能源车型占比直奔三成,比亚迪、蔚来等品牌还在利雅得开出旗舰体验店,排队提车的场景成了常态。   但中国带来的远不止卖车这么简单,比亚迪联合沙特本地企业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,不仅组装整车,还带动电池、零部件配套产业落地;宁德时代在中东布局储能工厂,和汽车产业形成绿色闭环,帮着沙特把“石油王国”的标签往“绿色能源枢纽”转变。   2024年,沙特阿美反过来加码中国市场,投资837亿元在辽宁盘锦建精细化工基地,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,哪是西方那种“施舍式援助”能比的?中国汽车带来的不只是交通工具,更是工业体系的火种,是不用看别人脸色的底气,让中东终于看到了摆脱资源依赖的希望。   局势也跟着变天,2023年沙伊握手言和那一下,直接打懵了美西方,这两个被挑唆得针锋相对了几十年的中东大国,居然在中国斡旋下坐下来谈和,恢复外交关系后,不仅互开使馆,还在海事安全、能源贸易上展开实质合作,波斯湾地区能保持相对平静,背后正是沙伊合作的功劳。   更意外的是,伊朗与巴林恢复基本外交联系,阿曼在美伊之间斡旋伊核问题,原来四分五裂的中东,正悄悄抱团形成合力——他们终于明白,跟着别人当棋子没好下场,自主团结才是正道。   美国一看不对劲,国务卿急急忙忙跑到利雅得,又是画大饼承诺军援,又是施压威胁要切断合作,想拉沙特入伙搞“红海多国部队”,继续把中东当棋盘、把各国当棋子。   可美西方的老套路早就不管用了,一边喊着“支持中东发展”,一边暗地里给中国车企使绊子:搞技术封锁,禁止核心芯片出口;散布负面谣言,抹黑中国车质量;甚至威胁沙特“选边站”,不排斥中国车企就削减军售,但中东国家早就看清了,西方的“援助”全是套路,所谓的“保护”不过是想继续控制他们的资源和市场,这种阴招耍多了,只会让中东更反感。   现在的中东,早就把反抗霸权和搞发展绑在了一起,他们心里门儿清,光靠枪炮对着干不够,得有自己的产业才能真硬气,中国汽车带来的产业链联动,让沙特、伊朗等国尝到了甜头——不仅能造汽车,还能学技术、解决就业,赚实实在在的钱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不干涉内政、平等合作的态度,和西方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  中东主权基金纷纷加码中国市场,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华投资额已达220亿美元,聚焦科技、汽车、新能源领域;阿布扎比投资局持仓24只A股个股,市值近90亿元,这种双向信任,是西方多少年都没换来的。   从伊朗街头跑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,到沙特的中沙汽车产业园,再到沙伊握手后越来越多的地区合作,中东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霸权枷锁,美西方越是围堵,他们越要抱团;越是打压中国产业,他们越要深化合作,毕竟,谁不想掌握自己的命运,谁愿意一辈子当别人的“资源提款机”?现在的中东,愤怒早已转化为行动,反抗霸权不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建工厂、搞产业、拉合作的实际步伐。   你觉得美西方的围堵能拦住中东和中国的合作吗?中东这波产业崛起,会不会彻底改写全球格局?评论区聊聊呗!

0 阅读:87
未央细说

未央细说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