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王定宇洋洋得意地公开炫耀“高安国将军是我举报的”,甚至拍着桌子扬言要“盯紧案子,让他牢底坐穿”时,他以为自己是“台独”阵营的“功臣”,却殊不知,这番嘴脸恰恰成了“台独”势力滥用司法、打压异见的最丑陋标本——而81岁的高安国将军,用“反独促统是一生职志”的坚守,狠狠撕下了这份虚伪与卑劣。 王定宇大概从没认真想过,他口中举报的高安国,在台湾军界的分量根本不是他能比的,高安国18岁穿上军装,从陆军基层士兵做起,摸过带锈的步枪,守过风雨交加的阵地,后来靠硬实力考入陆军军官学校深造,一路扎进防空作战领域。 上世纪90年代台湾防务体系调整,他牵头制定过多个防空训练方案,连当时不少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,都得拿着笔记本听他讲课,记他总结的实战经验,退役时,他肩上扛的是中将肩章,抽屉里锁的是一堆实打实的军功章,可退役后,他没像有些同行那样钻进企业捞钱,也没躲在家里含饴弄孙,反而把全部精力投进了反独促统的事里。 这些年,高安国做的事,桩桩件件都戳在“台独”的痛处上,他牵头办过“两岸老兵座谈会”,把台湾的退役老兵和大陆的老兵拉到一块儿,围着桌子聊当年的军营岁月,说现在对两岸团圆的期盼。 有次座谈会上,一位台湾老兵握着他的手哭,说“活了快九十岁,就想再见见大陆的老战友,看看老家的样子”,高安国当场拍板,帮这位老兵联系了大陆的民政部门,没过多久就圆了老人的返乡梦。 他还去过台湾不少高校,跟学生们讲两岸历史,从三国时期的吴国派人经略台湾,讲到甲午战争后的历史沧桑,手里攥着老照片、老文献,一条一条摆事实,告诉年轻人“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,不是什么‘独立国家’”。 他还多次跨越海峡,去大陆的福建、广东等地,跟当地的民间组织合作推动交流,知道台湾农民种的水果难卖,他就牵线让大陆的采购商去台湾考察,帮果农打通销路;看到大陆的传统文化保护得好,他又组织台湾的青年艺人来大陆学京剧、学剪纸,说“都是中华文化,得互相学,才能传得远”。 这样的高安国,自然成了“台独”势力的眼中钉、肉中刺,早在2023年,他筹备“两岸反独论坛”时,就有人偷偷剪断会场的电线,还在门口贴满了辱骂他的标语;后来他在社交平台发反独文章,账号突然被限流,评论区全是“台独”分子的恶意攻击,连他家人的私人信息都被扒出来乱发,可他没退,该办的论坛照办,只是提前联系了志愿者守着会场;该发的文章照发,还特意开了新账号,说“只要还能说话,就不会停”。 直到2024年底,一群穿着便衣的人突然闯进他家——当时他正坐在沙发上看两岸新闻,手里还拿着老花镜,对方没出示完整的法律文书,没跟他的家人说清羁押理由,只甩了张模糊的“传票”,就把他架上了车,一路拉去了不知名的羁押场所。 消息传出来,台湾不少爱国团体自发去羁押场所门口抗议,举着“释放高安国”“反对政治迫害”的牌子,连一些之前不认识他的普通民众,也凑过来帮忙递水、举牌。 可王定宇还在火上浇油,他在媒体上接受采访时,特意提起这事,说“高安国这种人就该治,不然台湾没安宁”,甚至暗示“他背后还有人,要一查到底”,这话一出来,连台湾的一些中立媒体都看不过去,发文质疑“到底是司法办案,还是政治清算?”有人翻出王定宇早年的采访,发现他十几年前还说过“两岸要和平,不能搞分裂”,可后来为了抱“台独”大佬的大腿,硬生生改了口,连自己的初心都卖了。 现在81岁的高安国,在羁押场所里还没松口,律师每次见他,都跟家人说“老将军精神头还行,就是惦记着没办完的两岸交流活动”,还反复叮嘱“别担心,我挺得住,反独促统的事,总会有人接着做”,他知道,“台独”能关住他的人,关不住他心里的家国念想,更关不住两岸同胞盼统一的心。 而王定宇之流,以为靠举报、靠打压就能堵住所有人的嘴,却忘了民心才是最大的底气——台湾民众心里清楚,谁在为台湾的未来着想,谁在把台湾当筹码换自己的政治利益。 高安国的坚守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他背后,是无数台湾爱国人士的支持,是两岸同胞对统一的期盼;而王定宇拍着桌子炫耀的模样,也成了“台独”势力卑劣行径的注脚,让人看清他们为了夺权,连最基本的正义和底线都能丢掉。 你说,等将来两岸统一那天,回头看现在这些事,王定宇会不会为今天的所作所为,后悔得直拍大腿?而高安国这样的人,定会被记在两岸融合的册子里,成为后辈口中“为统一拼过的前辈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