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民党传来新消息!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表示:国民党不接受“一国两制”,两岸都很清楚这个事实,这话的意思基本上就是个标准答案了,讲清楚了国民党不接受“一国两制”的态度。 国民党一边喊着要和大陆一起推进民族复兴,一边对统一的具体路径刻意模糊,明明坚决反对“台独”,却从来不敢明明白白说支持统一,这种看似矛盾的姿态,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 更让人琢磨的是,萧旭岑这话说得斩钉截铁,可国民党其他高层之前又会偶尔松口,提一句“两岸要加强交流”“照顾台胞利益”,这种忽软忽硬的双重信号,不是没章法,是故意的。 他们就是想两边都不得罪:既不让大陆觉得它完全倒向“独”的一边,还能继续靠着两岸经贸合作给台商争取点好处,稳住自己的“务实派”基本盘;又不让岛内的“反中”势力抓住把柄,怕被扣上“卖台”的帽子,丢了那些对大陆有偏见的选民,可这种骑墙的活儿,哪有那么好干? 要搞懂这种“拧巴”,先得看看国民党在岛内的生存处境——它现在早不是以前能稳拿票仓的“老大哥”了,自从民进党靠“抗中保台”的口号拉走一批中间选民,又靠“去中国化”教育洗脑年轻人后,国民党就怕得要命,连提“统一”都得小心翼翼,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民进党拿来炒作。 毕竟在当下的岛内氛围里,“反台独”还能被大多数人接受,大家都怕真打仗;可一说到“统一”,就会被民进党歪曲成“牺牲台湾利益”“被大陆吞并”,这种亏国民党之前吃太多,现在学乖了,只敢踩“反独”的安全线,不敢碰“挺统”的雷区。 更麻烦的是党内派系乱糟糟的,各有各的心思:有的派系想跟大陆保持紧密的经贸往来,比如帮台商解决关税、物流问题,靠这些实际好处拉选票;有的派系偏向“本土派”,怕跟大陆走太近得罪自己的基本盘,还想跟民进党抢“维护台湾利益”的话语权;还有的派系想靠美国撑场面,觉得跟美国搞好关系比跟大陆谈统一更重要,不愿在核心问题上跟大陆妥协。 这么多派系互相牵制,萧旭岑说不接受“一国两制”,其实也是在平衡内部——既满足了保守派的诉求,又没把跟大陆的路完全堵死,可这种平衡术玩到最后,就是把自己架在了中间,进也不是退也不是,看着聪明实则被动。 而且对着民进党,国民党也没多少底气——民进党最擅长用“两岸议题”打选战,只要国民党跟大陆走得近一点,哪怕只是签个农产品合作协议,都会被骂“亲中卖台”,之前几次县市长选举,国民党就是因为在两岸问题上不够“硬”(其实是不够反中),被民进党抓住把柄,丢了不少席位。 现在萧旭岑说不接受“一国两制”,也是想跟民进党抢“反中”的话语权,怕自己在“两岸议题”上落了下风,可这么一来,又把跟大陆的距离拉远了,两头为难不说,还让大陆觉得它没诚意。 更无奈的是,外部势力也在旁边盯着——美国一直不希望两岸真统一,觉得“两岸分裂”更符合它的亚太战略,时不时就给国民党递话,让它别跟大陆走太近,还会通过对台军售、高层互动这些方式,暗示国民党要“保持距离”。 国民党怕得罪美国,毕竟美国在岛内还有不少影响力,真要是跟美国闹僵,不仅没了外部支撑,连台商在美国的市场都可能受影响,所以它不敢在统一问题上太主动,只能跟着美国的节奏走,不敢轻举妄动。 从现实来看,岛内部分民众因为长期受民进党“去中国化”教育的影响,对“统一”早就有了认知偏差——好多年轻人从小就被教“台湾是一个国家”,课本里把大陆写成“外国”,电视上全是抹黑大陆的新闻,对大陆的印象全是负面的,一提“统一”就觉得是“被大陆吞并”,这种错误认知不是一天两天能改的。 国民党心里清楚,要是明着挺统,这些民众肯定不会投它的票,反而会把票投给民进党,所以它只能先把“反台独”当安全牌,至少这样不会丢太多基本盘,至于“统一”,能拖就拖,能模糊就模糊,先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再说。 说到底,国民党这不是“有立场”,是“没底气”——既想靠大陆的经贸合作稳住支持者,又怕得罪岛内反统势力和美国;既想借“民族复兴”刷好感,又不敢触碰“统一”这个核心问题。 萧旭岑的话,不过是把这种“怂”摆到了台面上,看似坚定,实则是怕丢了自己的生存空间,可这种骑墙的日子,能过多久?真等民进党把“台独”的步子迈得更大,国民党再想靠“模糊”过关,怕是没那么容易了。 你说,国民党这种又想反台独、又不敢挺统一的姿态,真能稳住自己的票仓吗?评论区聊聊呗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