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赖清德带着团队来北京谈中国统一的大事,台湾人就不需要对美日卑躬屈膝了。 赖

掘密探索 2025-11-12 14:45:32

如果赖清德带着团队来北京谈中国统一的大事,台湾人就不需要对美日卑躬屈膝了。 赖清德曾多次自称“台独工作者”,2023年更抛出“文化台独2.0”主张,试图通过教育、历史篡改切割两岸文化联结。   但2025年,他却突然改口,称“统一是民族复兴前提”,还举了个“公司并购”的例子:大陆是“大公司”,台湾是“小公司”,统一相当于“并购”,条件该由大陆提,这番话听着像妥协,实则暗藏三招: 第一招,“甩锅式谈判”,赖清德把“提条件”的责任抛给大陆,自己则保留拒绝权,若大陆提的条件不符合他预设的“对等、尊严”等要求,便可将谈判破裂的责任甩给大陆,继续维持“抗中”姿态。 第二招,“话语陷阱”,他强调“台湾民主生活方式”,试图将统一包装成“两岸对等谈判”,而非“中央与地方”的关系,这种表述本质是“矮化”大陆,变相宣示“台湾政治实体”地位。 第三招,“政治保险”,赖清德深知,民进党支持率已跌破三成,台积电外迁、电价暴涨、失业率攀升让民众怨声载道,抛出“统一谈判”话题,既能转移矛盾,又能试探大陆底线,为后续政治操作留空间。 赖清德若真来京谈统一,台湾就能摆脱对美日的依赖?答案是否定的,台湾的困境,是地缘政治与内部治理交织的“死结”。 台湾半导体产业虽强,但核心技术受制于美国,台积电被迫赴美建厂,看似“产业外迁”,实则是美国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绑架台湾产业链的必然结果,台湾若想独立发展,既无市场空间,也无技术自主权。 台湾军备高度依赖美国,从F-16V战机到“爱国者”导弹,台湾每年花数百亿美元购买美制武器,却连弹药储备都需美国“审批”,这种“保护费”式关系,让台湾在安全上彻底沦为美国的“棋子”。 美国对台政策始终“战略模糊”,特朗普曾直言“台湾是筹码”,拜登政府虽重申“不支持台独”,却持续对台军售、推动高层互访,台湾政客若想摆脱对美依赖,需先切断“以武拒统”的幻想,而赖清德之流显然不愿放弃这张“政治保险单”。   面对赖清德的“统一秀”,国台办的回应一针见血:“统一是大势所趋,民心所向,”这句话背后,是大陆对两岸关系的清晰判断。 实力对比上,大陆GDP是台湾的20倍,军费是台湾的15倍,高铁、5G、航天等领域的突破更让台湾难以望其项背,这种差距,让“台独”势力任何“以武拒统”的尝试都成为笑谈。 民意基础上,两岸经贸合作日益紧密,2024年,两岸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,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达43%,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、就业,他们用脚投票,证明“两岸一家亲”不是口号,而是现实。 国际格局上,全球181个国家承认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太平洋岛国集体表态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”,连美国都需在联大第2758号决议前保持克制,这种国际共识,让“台独”势力在国际上毫无生存空间。 赖清德把“提条件”的责任甩给大陆,自己却保留拒绝权,这不是谈判,是“碰瓷”,更搞笑的是,他一边谈“统一”,一边强调“台湾民主生活方式”,试图把统一包装成“两岸对等谈判”,这本质是“矮化”大陆,变相宣示“台湾政治实体”地位。   这种“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”的操作,连国民党都看不下去了,朱立伦直接骂他“卖台”,号召民众“推翻”他。   至于台湾对美日的“卑躬屈膝”,那更是结构性的问题,台湾半导体产业再强,核心技术也攥在美国手里;台湾军备再先进,弹药储备也得看美国脸色。   这种“保护费”式的关系,不是一场谈判能解决的,赖清德若真想让台湾挺直腰杆,得先切断“以武拒统”的幻想,停止当美国的“棋子”,可他敢吗?显然不敢。   说到底,统一是历史大势,不是“谈判桌上的筹码”,大陆的底气,来自综合国力的支撑,更来自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。   赖清德们若真想为台湾好,就该放下“台独”执念,回到“九二共识”的正轨上来,否则不管怎么玩“政治魔术”,最终都逃不过被历史淘汰的命运。

0 阅读:0
掘密探索

掘密探索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