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遇到狠人了!”安徽阜阳,女子买了套160平米的大平层,找装修公司花45万装修,本以为能开开心心入住,结果验房时发现问题百出,一气之下,女子直接邀请网友“打卡避坑”,还把新房挂到网上出售,一下让装修公司火了一把 10月30日安徽阜阳的刘女士(化名),特意从杭州请假回来看刚装修好的房子,推开门的瞬间,整个人都懵了 ,盼了 15 年的 160 平米大平层,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? 主卧门板用手一戳,“空空” 的响,设计师过来说这是 “实木复合门”,想换质量好的,得再加钱,阳台更离谱,地漏被瓷砖盖得严丝合缝,以后拖地、下雨积水,水往哪儿排? 最让她心疼的是花 9 万订的柜子:餐边柜按咖啡机尺寸定的,结果机器放进去一半露在外面,量了下比设计图少 10 厘米,阳台柜子离窗户太近,门最多开一半,封边歪歪扭扭,板材颜色都不一样。 谁能想到,为这套房刘女士熬了整整 15 年。 从 20 多岁在杭州打拼,到 38 岁终于攒够钱买下这处大平层,她对装修更是上心 ,没选便宜的,专门在社交平台找了口碑好的公司,一下投了 45 万预算。 因为在杭州上班,没法天天盯现场,她每天加班到半夜,都要跟妹妹、设计师微信沟通进度,连窗帘、餐具这些软装都提前买好,就等着装修完赶紧搬进去。 可现在,所有期待全碎了。 找装修公司要说法,负责人态度特别冷淡:“合同里没写地漏必须露出来,柜子尺寸差一点很正常。” 还说想整改可以,得先交 3 万尾款,整改的钱自己再掏。 刘女士气坏了,接下来三个月跑断了腿维权,可连个靠谱的解决方案都没拿到。 就在她快绝望的时候,突然想通了:既然没人管,不如让大家都来看看这 “翻车现场”,给准备装修的人提个醒。 她把家里的普通门锁换成智能远程锁,拍了条视频发网上,邀请网友来 “打卡避坑”。 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来 ,一个准备装修的小伙子,带着自己的装修合同,一条一条对着她家的问题比对。 后来还有退休的工程师,拿着图纸过来,指出柜子尺寸错在哪儿,怎么改才合理,装修博主也来拍视频,教大家怎么检查瓷砖贴得好不好、柜子封边合格不合格。 短短三个月,有 50 多人专门来参观,她家反倒成了小区里的 “装修教学点”。 网友们看了也纷纷留言,说自己装修时也踩过类似的坑:有人家合同写的是品牌电线,结果被换成了杂牌,幸好有电工亲戚发现得早,才没出大事。 刘女士后来查了 2025 年中国家装行业协会的报告,上面说要是业主选全包模式,又不能全程盯着,材料被偷换、工艺缩水的概率会超过 30%。 她当初每次都跟设计师核对材料、确认方案,可还是没躲过。 15 年的积蓄眼看要打水漂,刘女士最后决定把房子卖了,标价 180 万,跟当初买房时差不多,还特意注明 “装修免费送”,哪怕自己要承担近 10 万的增值税。 现在杭州出租屋里,她之前买的上百个软装快递还堆着,箱子上都积了灰。 最后一次去新房,刘女士站在阳台,摸着墙面上不对齐的瓷砖,看着玻璃上贴的 “避坑打卡” 标语,满是遗憾。 其实大家装修都想有个舒服的家,但再好看的样板间,施工时也得盯紧;预算再多,不如找个有责任心、守良心的装修公司。 刘女士的经历,也算给装修行业敲了个警钟。 希望准备装修的朋友,能从她的事儿里多学点心眼,少踩点坑。 毕竟,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装房子这么大的事,可不能马虎。 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