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3年,王贵娥到北京探亲,不愿回去了。正好《红楼梦》在报纸上招演员,要能进组

景铄看科技 2025-09-16 11:43:28

1983年,王贵娥到北京探亲,不愿回去了。正好《红楼梦》在报纸上招演员,要能进组,至少要拍3年。但王贵娥看了一圈,没她能演的。这时,剧组负责人问她,有个工作你做不做。王贵娥一听,立马答应了。   那时她已经三十多岁,饰演小姐显得年长,扮演丫鬟又不合适,而夫人类的角色似乎也难以胜任。   正在她感到无奈时,剧组负责人提供了一份处理来信和接待的工作机会,王贵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,这份工作不仅让她得以留在北京,更让她成为了87版《红楼梦》剧组中第一位加入的成员。   王贵娥的工作日常包括整理大量的自荐信,这些信件来自全国各地,每天都有成麻袋的信件需要处理,她需要仔细阅读每一封信,筛选出有潜力的应聘者。   在众多信件中,一封来自陈晓旭的信引起了她的注意,这封信不仅附有照片,还包含了对《红楼梦》角色的理解和几首小诗,显得与众不同。   王贵娥认为这封信值得重视,于是将其交给了导演王扶林,陈晓旭最终能够饰演林黛玉,与王贵娥的这次发现密不可分。   随着选拔工作的推进,王扶林导演决定扩大搜索范围,派出选角团队前往全国各地寻找合适演员,王贵娥因其戏剧背景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被选入选角团队,前往江浙一带。   他们的选拔标准看似简单——“像贾府的人”,实则对演员的气质和容貌要求极高,在选拔过程中,邓婕、张莉等演员被发掘出来。   演员选拔结束后,王扶林导演宣布,剧组中具有表演经验的工作人员可以试戏竞争角色,这个消息让王贵娥感到惊喜,她在书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,最终在他人建议下考虑了李纨和尤氏两个选择。   王贵娥选择了尤氏,一个戏份不多但内心戏复杂的角色,试戏片段是尤氏询问簪子的情节,需要表现她在怀疑丈夫与儿媳妇有私情时的复杂情绪。   王贵娥起初难以找到感觉,导演王扶林的一声“女人哪”的叹息,让她联想到生活中女性的种种不易,瞬间理解了尤氏的隐忍与痛苦,表演得以升华。   最终,王贵娥成功饰演了尤氏一角,尤氏在《红楼梦》中是一个性格温和、善良但内心复杂的角色,作为宁国府的当家奶奶,她没有实权,对丈夫贾珍顺从,甚至对贾珍与秦可卿的不伦关系也只能隐忍。   王贵娥通过细腻的表演,将尤氏的无助、无奈和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,她的表演不仅得到了导演的认可,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个角色的深度和复杂性。   当时《红楼梦》剧组采用全国海选的方式,大胆起用新人,给了许多人机会,王贵娥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,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,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文艺创作繁荣的缩影,如今,87版《红楼梦》已成为经典,王贵娥饰演的尤氏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。

0 阅读:0
景铄看科技

景铄看科技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