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韩国华人表示,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八倍,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嘲笑韩国,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人的工资确实是中国人的几倍,但达没达到八倍,这个还真不一定,毕竟现如今韩国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就是1万多人民币,根本没有达到八倍,而且更重要的是韩国的物价是中国的几倍,难道这些韩国华人心里没点数吗? 网上常有人说“韩国工资是中国的八倍”,听起来好像韩国的收入水平比我们高得惊人,生活也特别富裕,但其实仔细算一算,你会发现这话并不完全正确,背后隐藏的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。 先从工资说起,所谓“八倍”是夸张的,事实是韩国的平均月薪大约在1.7万人民币左右,而中国大约是6千7百元,算下来大概是2.6倍的差距。 即便拿两个大城市首尔和上海来对比,差距也不过三倍左右,更重要的是,韩国并不是每个人都过着像财阀家庭一样的奢华生活。 官方设定的最低时薪大约是1万韩元,折合人民币大约53元,最低月薪约为1万1千5百元,这意味着,很多韩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远低于这个“平均”水平,数据显示,大约一半的韩国劳动者月收入不足1万8千4百元。 同时收入差距也非常悬殊,在大企业工作,年薪可能从4千万韩元起步,但如果你在小工厂或餐饮行业工作,月薪就可能只有1万韩元出头,甚至有接近1成的人月薪不到5450元。 拿三星的工程师月薪三万来作为全国标准显然不现实,完全忽略了韩国大部分劳动者的真实情况。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的情况,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大约是4千多元,听起来不算高,但实际上,大约40%的工作岗位的月薪集中在6千到1万区间。 不过,光比工资还不够,真正让人意识到差距的是生活成本,在韩国,高工资和高物价之间的对比让人非常清醒,韩国的整体生活成本,至少比中国高出一倍还多。 比如,一斤牛肉在韩国卖230元,是我们价格的五倍,一个普通的桃子要40元;超市里的牛奶要18元,而我们这里可能10块钱就能买到,橙汁一升要20多元,而我们这儿可能五块钱就够了。 吃饭也不便宜,在韩国,便利店的盒饭或者随便一份快餐要四五十元,而我们这边可能二三十块就能吃得不错,过去一千韩元能买到的紫菜包饭,现在涨到了五千韩元。 有意思的是,很多韩国人来中国旅游时,往往表现出极强的消费欲望,因为他们觉得中国的东西太便宜了,这种反差往往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说明问题。 生活开销只是其中一部分,真正压在韩国普通人身上的,是房租和教育等长期负担,在首尔,普通单间的月租起步就要五十万韩元,还得先交一大笔押金。 如果是市中心的一室一厅,月租可能需要5300元人民币,而我们二线城市同等条件的房子,可能只需要2500元左右。 至于买房,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首尔市中心的房价,一平米接近9万人民币,对于年轻人来说,买房几乎是依赖父母出资,而即便如此,他们还得背上占工资三成以上的房贷,几十年都还不完。 除了住房,教育也是韩国家庭的巨大支出,私立幼儿园的月费就要五千多元,加上高昂的医疗费用,韩国的生活成本确实高得离谱,更别提那种内卷严重的职场文化,每天加班两三个小时,早已成为常态。 所以在韩国华人圈里,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“在首尔,月薪一万六千块,勉强能算是生存门槛”,这个数字看起来挺光鲜,但交完税和保险,付掉房租和押金后,基本就剩不下什么了,生活压力巨大。 归根结底,单纯比较工资的高低,其实没什么太大意义,韩国的高收入,实际上被高物价、高房价和沉重的生活压力所抵消。 最终一个人的幸福感,不是由工资条上的数字决定的,而是由这份收入到底能为你提供多少生活的从容和选择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