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省馆长说:“国民党打内战,输给了共产党,被赶到台湾来,在岛内又被民进党打败了

沈言论世界 2025-11-09 16:32:32

台湾省馆长说:“国民党打内战,输给了共产党,被赶到台湾来,在岛内又被民进党打败了,成为在野党,有什么资格和大陆谈对等尊严呢?”   国民党当年败退台湾,确实是历史事实。解放战争中,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战争的胜利。   国民党则因为腐败、脱离群众、战线过长等种种问题溃败,最终在1949年退守台湾。   对年轻一代来说,国民党已经不再是那个“光辉岁月”的代表,而更像是一个“过气政党”,甚至在“统独”问题上立场模糊、摇摆不定,失去了清晰的政治认同。   到了台湾后,国民党确实曾经长期执政,但进入21世纪以后,特别是2016年之后,他们的支持率一路下滑。   在岛内民主化的浪潮下,民进党抓住了本土化、去中国化这些议题,不断扩展影响力。   尤其是在教育、媒体、文化等领域,民进党通过制度设计和长期铺陈,成功让年轻人对“中华文化”越来越陌生,对“国家认同”产生错乱。   面对诸多问题,国民党显得捉襟见肘。既未能把握大陆蓬勃发展之契机,又无法切实回应岛内民众现实诉求。长此以往,其影响力渐失,终在政治舞台上逐步走向边缘化。   而当下的国民党,确实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。一方面,他们希望与大陆维持沟通,但又不敢明确提出“统一”或“九二共识”,怕被岛内绿营攻击为“亲中卖台”;   另一方面,他们批评民进党“挑衅大陆”,但自己又没有提出更有效的两岸政策替代方案。  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局面:在岛内没什么话语权,在两岸之间也不被信任。陈之汉的那句“有什么资格和大陆谈对等尊严”,其实正是点出了这一矛盾的核心:你既没掌握岛内主导权,也不代表主流民意,那你谈的“对等”从何而来?   我们从大陆的角度来看,对台湾的政策一直是明确而坚定的。《反分裂国家法》早在2005年就已经设立了红线,强调了一个中国原则的不可动摇性。   而近年来,中央持续推进融合发展,鼓励两岸民间交流、经济合作,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大方向。但和平不等于妥协,更不存在“对等尊严”的错误认知。  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,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,不可能也不应该在一个地方政党的政治利益面前退让。   在舆论场中,常有人拿“民主机制”来为台湾的政治多元辩护,但真正的问题是,岛内的“民主”早已被扭曲为一种族群对立、意识形态撕裂的工具。   民进党借着“抗中保台”的幌子,不断操弄民意,从而扩大自身利益边界。而国民党却在“怕被贴标签”的焦虑中失去了立场,甚至有时宁愿“装糊涂”,也不敢明确对大陆释放善意。这样的政党,自然是难以在两岸问题上赢得信任的。   更值得注意的是,两岸关系并不只是一个地方政党的“议题”,而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问题。大陆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,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经济、科技、外交全面跃升。   而台湾地区的政治操作却越来越像一场“内部消耗战”,不论是蓝绿之争还是“统独之争”,都像是在原地打转,甚至越来越脱离现实。岛内民众也并非看不清,只是被长期的信息封锁、文化割裂影响了判断。   说到底,尊严从来不是靠“对等”谈出来的,而是靠实力与诚意赢得的。若国民党真心欲在两岸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,就不应隐匿于“和平”“交流”的空洞言辞之后。而需直面历史、回应现实,明晰一个中国立场,积极投身融合发展路径的谋划。   陈之汉这句话之所以能引发热议,是因为它戳中了当代台湾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:一个缺乏历史责任感、缺乏现实作为的政党,是没有资格代表两岸关系中的主流声音的。   而大陆的态度也早已表明:我们愿意沟通,愿意合作,但沟通不能建立在虚假的平等幻想之上,更不能被地方政党的短期利益绑架。统一是大势所趋,谁顺势而为,谁就能真正走进历史的中心。   所以说,真正的对等,不是形式平等,而是内在的政治认同与历史责任的对齐。如果国民党还想在两岸事务中保有话语权,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,厘清立场、明确方向、找回初心。 你认为馆长说的对吗?

0 阅读:2
沈言论世界

沈言论世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