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36突破了50吨,为啥我们要把战机造的越来越重呢?其实说白了,战机体格越大,干美军就越疼。这么说吧,飞机的体格可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为了干架,要是一款战机好看不中用,那就是敌人的活靶子,还不如提高性能,丑点就丑点了,所以说战机越大越牛。 战机这东西,能打才是硬道理,要是光有颜值没战力,上了战场就是活靶子,还不如把性能拉满,哪怕看着粗犷点也值。 歼 36 这超过 56 吨的最大起飞重量,可不是随便堆出来的。机身大了,能装的家伙事儿就多,主弹舱里塞 6 枚霹雳 - 21 远程空空导弹都不挤,这导弹射程能到 1000 公里,9 马赫的速度一冲出去,美军的预警机、加油机根本来不及躲。 副弹舱还能再带 6 枚霹雳 - 15,专门收拾那些高机动的战斗机,12 个目标一次性锁定,在对方雷达还没发现的时候就能发起攻击。 要是换成反舰任务,装 2 枚 4 吨重的鹰击 -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,美军航母见了都得绕道走,这就是大机身带来的底气。 机身重意味着能装更多燃油,歼 36 内部燃油就有二十多吨,航程直接干到 7000 公里,作战半径轻松突破 3000 公里。 从海南岛起飞,一口气飞到关岛基地发射导弹再返航都绰绰有余,在台海附近蹲守十几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。 美军费劲巴力搞的岛链封锁,这下直接被戳了个窟窿,以前他们靠基地靠前部署搞威慑,现在歼 36 一升空,他们的战机刚起飞可能就被盯上了。 这么大的体格,动力肯定得跟上,不然就是个笨重的靶子。歼 36 装了三台涡扇 - 15C 发动机,总推力能到 54 吨,3 秒就能提速到 4 马赫。 要知道美军 F-22 最高才 2.25 马赫,F-35 更是只有 1.6 马赫,这速度差摆在这,想追追不上,想跑也跑不掉。 美军最近一直在鼓吹 “穿透性制空”,想靠隐身战机突防,结果遇上歼 36 这既有速度又有隐身的 “巨兽”,他们那套软穿硬穿的战术根本玩不转。 重机身还能扛得起更先进的电子设备,歼 36 的量子雷达加上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,能 360 度无死角扫描,不管是 B-21 轰炸机还是 F-35,再怎么藏都没用。 之前试飞的时候,它飞到日本军事基地防空识别区,对方雷达一点反应没有,在 “里根” 号航母上空盘旋 40 分钟,舰载预警机都没发现,这就是先进设备加隐身涂层的威力。 美军本来想靠信息优势搞战场盲区,现在反过来被歼 36 压着打,指挥通信系统都可能被干扰得联不通。 而且这重量还能带动无人机群作战,歼 36 能携带 8 架攻击 - 11 无人机,自己躲在云层上指挥,无人机冲下去执行电子干扰和攻击任务。 美军战机要是敢打无人机,立马就暴露位置,等着被歼 36 的导弹收拾;不打的话,电子系统很快就被干扰死机,只能被动挨揍。这种有人机带无人机的组合,把美军所谓的协同作战体系直接给破解了。 美军一直觉得靠关岛基地能 12 小时打遍亚太,现在歼 36 一升空,这想法就成了泡影。 它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 0.0001 平方米,跟手指甲盖差不多大,悄摸摸摸到美军防区深处都没人察觉,等发现的时候导弹已经在路上了。 那些美军自以为安全的高价值目标,比如弹道导弹发射车、油料仓库,以前藏在纵深就没事,现在全成了歼 36 的活靶子。 所以说战机造得重,根本不是什么累赘,而是把战斗力拉满的关键。机身大才能装下更多弹药、更多燃油、更先进的设备,才能在跟美军的对抗中占尽优势。 美军想靠技术代差压人,我们就用更大的体格、更强的性能把差距找回来,甚至反超。 这 50 多吨的重量,每一斤都是冲着美军的软肋去的,就是要让他们知道,想在亚太耍横,得先问问歼 36 答应不答应。 这种实打实的硬实力,可比花里胡哨的外观管用多了,毕竟战场之上,能打疼对手的才是真本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