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积电董事长表示: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,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“经济死岛”。

温不樊人世间 2025-11-07 15:25:30

台积电董事长表示: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,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“经济死岛”。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给出的答案?   这项本意在于强化威慑的言论,却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“去中心化”浪潮,最终演变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,重塑了全球半导体格局。   台积电早已超越一家企业的范畴,成为与台湾经济命运深度捆绑的矛盾体。它曾是无可替代的经济压舱石。   数据显示,其营收一度占台湾GDP近9%,贡献了超过16%的出口额和6%的总税收。   在资本市场,台积电市值占比高达35%,其股价波动足以撼动全台,这个拥有超七万名员工的巨头,通过上下游产业带动了超过四十万个就业岗位,相当于岛内每三十名劳动者中就有一人依赖其生态谋生。   这种极致的重要性,也使其成为一个极其脆弱的地缘政治引爆点,半导体制造依赖恒温恒湿的无尘环境和不间断的电力,其生产线极其娇贵。一旦生产因外力中断,将给台湾带来就业、股市、税收的连锁冲击。   更致命的是,其生产高度依赖全球化的精密化学品与零备件,核心设备更来自荷兰ASML等国际供应商。   这种对外部环境和供应链的极端依赖,构成了“玉石俱焚”逻辑的现实基础,让它的价值从资产异化为一种高风险。   刘德音在《纽约时报》的采访中重申了“死岛”论,本意是凸显共同损失以威慑军事行动。   全球客户和国家听到的是另一层含义,那就是对单一供应源的过度依赖已变得极度危险。从苹果到英伟达,科技巨头集体陷入焦虑。   恐慌迅速转化为行动,一场旨在“解绑”台积电的全球大戏拉开序幕,其核心逻辑正是“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美国率先以《芯片法案》推动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厂。   尽管新工厂面临成本超支、劳工冲突与文化差异等问题,原定2024年投产的4纳米线也推迟至2025年,但其分散风险的战略意图明确。   日本熊本的工厂建设迅速,德国的建厂计划也提上日程,一项旨在巩固“硅盾”地位的警告,最终却促使全世界争相复制和分散它的能力,亲手开启了削弱其中心地位的进程。   “硅盾”悖论最深远的影响,是它为最强的战略竞争者中国大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。   “卡脖子”的威胁感,成为大陆倾力发展自主半导体产业的最强激励。国家大基金三期等巨额资本被精准投入光刻机等关键环节。   成果已肉眼可见。中芯国际在7纳米制程上取得突破,华为麒麟芯片自给率超八成,部分原属台积电的订单也开始分流。   大陆方面同时提出“福建融合发展区”等柔性策略,从根本上削弱了“经济死岛”这一刚性威胁的威慑力。   刘德音已于2023年12月宣布退休,并在2024年3月出任美光公司董事,其个人轨迹也印证了全球化的趋势。   他留下的台积电,在新任董事长魏哲家对AI芯片需求的乐观预期中,正迎来超过30%的营收增长预测。   公司所处的环境已发生根本改变。由一项警告触发的连锁反应,让台积电告别了那个可以安稳做屏障的时代,进入了一个风险与机遇在全球范围内交织的新战场。   有网友认为“其实大陆要解放台湾,不是要台湾的台积电,台湾经纪,是台湾每一寸土地,大陆靠自己发展起来,台湾不要高看自己,没有台湾的帮助,照样发展起来”   还有网友认为“解放的是被占领之地,至于島上有什么根本不予考虑,一张白纸更能画出最美的图画!”

0 阅读:0
温不樊人世间

温不樊人世间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