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时,盱眙县有个商人骑着毛驴赶路,恰巧看见两只乌鸦在空中争斗,两只都扑落到地上

炎左吖吖 2025-11-07 10:08:15

明朝时,盱眙县有个商人骑着毛驴赶路,恰巧看见两只乌鸦在空中争斗,两只都扑落到地上来。 弘治七年的秋末,盱眙县的淮河边上赶路的商人周大贵骑着瘦驴,沿着官道往扬州老家赶。 他刚从杭城批了批软缎,青布包袱里塞着二十两银子和三张染坊货单。 牵驴的驴夫王二攥着驴绳,眼睛却时不时往周大贵的包袱瞟。 路过一片老槐林时,两只乌鸦扑棱着翅膀撞下来。 一只叼着半块烂西瓜皮,另一只扑上去抢,爪子扒拉着对方的翅膀,双双摔在路边的草窠里。 周大贵勒住驴绳,弯腰捡起脚边的树枝,笑着对王二说:“这俩鸟跟孩子似的,放了它们吧。我这儿有五文钱,你去买块卤牛肉,晚上下酒。” 说着便伸手去摸行囊,想掏铜钱。 王二死死盯着他的手。 这三天的脚钱才一百文,够买半斗米,可周大贵的包袱鼓得像个小山。 他跟着走了这么久,早闻得到里面的银子味。 那五文钱他没要,反而蹲下来,勾住一只乌鸦的翅膀:“我帮你抓,省得它再闹。” 周大贵赶紧拦:“别抓,脏!这鸟身上有病菌。” 说着加快动作解开包袱,要拿银子付账。 包袱刚掀开,两锭雪白的银子滚出来。 王二想起老婆昨天捎来的信:“家里的田该买肥了,娃的学费还没凑够。” 这些念头像虫子一样钻进脑子里,他盯着周大贵的后背,突然觉得那瘦驴的脚步慢得像蜗牛。 前面的路越来越偏。 官道旁的树越来越密,最后拐进一片荒草地,连个炊烟都没有。 王二的手心全是汗,他攥紧驴鞭,突然假装脚滑。 身体往旁边一歪,撞在周大贵身上。 周大贵没防备,从驴背上摔下来,后脑勺磕在一块尖石头上。 王二赶紧扑过去,抄起驴鞭的竹柄对着周大贵的喉咙,他闭着眼捅下去。 周大贵的身体抽搐了两下,不动了。 王二喘着粗气,把尸体拖到旁边的砖窑坑,用杂草盖好,然后翻出周大贵的包袱,把银子和货单塞进自己的破布衫里。 随后,连夜赶回了家。 第二天清晨,县衙的差役刘三刚推开大门,就被一群乌鸦围住。 它们扑棱着翅膀往门楣上撞,叫声又尖又急,像在喊“冤枉”。 刘三抄起扫帚赶:“去去去!大清早的闹什么?” 可乌鸦不但不走,反而越来越多,有的甚至落在他的肩膀上。 县令李昭正在堂上审一起偷牛案,听见外面的动静,皱着眉走出来。 他抬头看着乌鸦:“这鸟怎么了?莫不是有什么冤情?” 刘三擦着汗:“回大人,昨天夜里就有,赶都赶不走。小的还以为是哪家办丧事,可问了一圈,没人死人。” 李昭盯着乌鸦,想起民间流传的“乌鸦告状”,说是人死得冤,冤魂会附在乌鸦身上,引着人找尸体。 他沉吟片刻,叫上刘三:“跟着乌鸦走,去看看。” 乌鸦像是知道他们要来,扑棱着翅膀往城外飞。 一路上,它们停在树梢上叫,落在草叶上跳,始终在前方引路。 走了大约二里地,到了那片砖窑坑。 乌鸦们停在坑边的草上,刘三跳下坑,扒开杂草。 腐臭的味道扑面而来,他皱着眉,用树枝拨开草叶,一具尸体露出来,穿着粗布衣裳,喉咙里插着根竹柄,正是周大贵。 尸体被发现后,李昭立刻让捕快查线索。 他们检查尸体,发现喉咙的伤口是驴鞭柄造成的,柄上的“王”字成了关键。 顺着这个线索,捕快很快查到王二。 他昨天刚从盱眙回来,正在老家院子里的树下埋东西。 王二被带到县衙时,腿还在抖。 他跪在大堂上,看见李昭手里的驴鞭柄,脸瞬间白了:“大人,我招!我招还不行吗?” 原来,他见周大贵有钱,起盗心,杀人抛尸,把银子埋在树下,连夜赶回来,以为能瞒过去。 李昭判王二死刑,秋后问斩。 周大贵的尸体被装殓好后,送回了扬州。 他的家人抱着尸体哭,说:“他是个好人,连乌鸦都不肯伤害。” 而那只带头的乌鸦,据说后来飞到了周大贵的坟头,叫了三天三夜。 当地人都说,是乌鸦替他喊了冤。 这桩案子传到民间,有人说“乌鸦有灵”,有人说“县令断案如神”。 可只有李昭知道,哪是乌鸦有灵? 是周大贵的善良,让乌鸦愿意帮他,是王二的贪心,让自己走上了绝路。 这世上最厉害的“告状者”,从来不是乌鸦,是人心底的良知! 正所谓: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!” 主要信源:(《秋泾笔乘》)

0 阅读:351

猜你喜欢

炎左吖吖

炎左吖吖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