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“涌现”成为小鹏第七届科技日的关键词,这场以技术为核心的盛宴,早已超越单纯的成果展示,更像是对智能汽车未来赛道的一次战略定调。何小鹏首次披露的物理AI进展,绝非概念炒作,而是将数字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硬核突破——数据首次成为驱动硬件变革的核心,再搭配自研芯片与动力系统的支撑,这套逻辑彻底颠覆了传统汽车“硬件定义功能”的固有模式,也让小鹏在智驾竞赛中走出了差异化路线。
最直观的实力印证,来自第二代VLA模型的实路测试。在车道线模糊、路权不清的复杂小路中,车辆依旧能顺畅通行,“小路之王”的称号背后,是720亿参数基座模型的算力支撑,以及单帧推理延迟低于80ms的效率提升,这种场景泛化能力,恰恰击中了用户日常通勤的核心痛点。而即将落地的VLM座舱多语言无缝切换功能,更显全球化布局的野心,让智能交互突破语言壁垒。
回顾过往六届科技日,小鹏从不做“画饼式”展望——那些曾经看似超前的理念,如今要么落地量产,要么成为行业热门方向。这次押注物理AI,更是一场精准的战略布局:10000卡AI算力集群提供的强大支撑,云端蒸馏技术实现大模型能力的车端下放,再加上从汽车延伸至机器人、飞行汽车的多场景覆盖,小鹏正在构建一个以AI为核心的智能生态。
下午3点的发布会值得期待,这不只是小鹏单一品牌的技术秀,更可能成为智能驾驶从“能开”向“会开”跨越的重要节点。当行业还在纠结城市场景覆盖率时,小鹏已用物理AI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,这种“敢想敢干、落地为王”的技术基因,或许正是它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。
大v聊车何小鹏首次披露物理AI巨大进展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