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,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:台湾是一个岛,制空权、制海权是关

娱妮相约娱乐 2025-11-04 11:01:32

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,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:台湾是一个岛,制空权、制海权是关键,台湾没有这方面的优势,如果打地面战,战场在台湾,损失会非常大! 岛屿作战从来不是 “关起门来守家”,而是得先把天空和海洋这两扇 “大门” 看住。 因为四面环海的地方,不管是运武器、送粮食,还是军队调动,全都得靠这两条路。 一旦大门被关上,里面再有能耐也折腾不起来,刘湘滨点的正是这个死穴。 先说说最关键的制空权,这也是刘湘滨最看重的一点。 台防务部门 2025 年的报告里写着,主力战机有 300 多架,看着数量不算少,但拆开来看全是问题。 这里面有 150 架 F-16V,按理说算是较新的型号,可实际妥善率还不到六成,经常一半以上停在机库修; 58 架幻影 2000-5 更头疼,上世纪 90 年代就来了,现在连关键零件都断供,每次起飞前地勤得里里外外检查半天,就怕机身在空中出问题; 剩下的 131 架 IDF “经国号”,航电系统落后得连大陆的无人机都跟不上,真要空战根本没胜算。 反观大陆这边,东南沿海部署的红旗 - 9B 防空导弹可不是摆设。 这种导弹能打 200 多公里,还能 360 度全向攻击,不管从哪个方向来的飞机都能拦。 刘湘滨在采访里说得实在,这玩意儿一部署,等于把整个台湾的天空都罩进了防御网里。 台军飞机别说升空作战,就算刚离开地面几十米,信号就会被锁定,连美国卖的预警机都成了活靶子,刚飞起来就可能被打掉。 更别提解放军的战机队伍,不仅数量多,还全是三代机、四代机当家,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几百公里外就能锁定目标,性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。 制空权没了,首先受冲击的就是岛内的能源和粮食,这可比丢几架飞机更要命。 台湾的天然气储备一直是个大问题,2024 年有数据显示,最多只够撑 12 天,省着用也超不过两周,而天然气发电占了全台电力的四成。 要是天空和海洋被封住,外面的天然气运不进来,用不了多久就得拉闸限电。 煤炭储备也好不到哪去,撑死两个月就见了底,到时候别说工厂停工,连民生用电都成问题。 粮食方面,近几年台湾的粮食自给率一直维持在三成左右,大米勉强够吃,可大豆、小麦几乎全靠进口。 台当局总说储备粮能撑半年多,但懂行的都清楚,农田灌溉要用电,粮食运输要烧油,一旦能源断了,储备粮就是堆在仓库里的死物。 之前就有台湾智库算过,真被封锁超过一个月,粮食配送就得瘫痪,到时候不是有没有粮的问题,是能不能吃到嘴里的问题。 再看刘湘滨提到的制海权,这事儿看看 1943 年的吉尔伯特群岛战役就明白门道。 当时日军在岛上修了坚固工事,还夸口 “一百万人一百年也攻不下”,可美军先夺了制空权,再用舰队拉起来三道封锁线,把日军的补给全掐断了。 日军没了弹药和粮食,再坚固的工事也没用,最后美军轻松登陆拿下岛屿。 现在台军的海军家底,比当年的日军还差劲。 最大的 “基隆级” 驱逐舰,去年四月还在港口大修,这种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服役的老船,雷达系统落后得连渔船都能绕着走;“康定级” 护卫舰更离谱,反舰导弹得靠美国临时接济,平时训练都不敢开远。 反观解放军,航母编队早就常态化绕台巡航,055 大驱的吨位比台军最大的军舰还多一倍,配上专门打军舰的东风导弹,精度能直接命中甲板上的靶标,制海权根本没得比。 刘湘滨最担心的地面战,其实是最不该走到的一步,一旦海空权丢了,地面部队就是光着身子挨打。 当年吉尔伯特群岛的日军,没了空中掩护,美军飞机炸完舰炮轰,地面部队根本抬不起头。 台湾的情况更特殊,军事基地和民用设施缠在一起,机场挨着居民区,港口既是军港也是商港,真打起来,打击军事目标时根本绕不开老百姓的房子。 没了海空支援,台军连弹药补给都成问题。 刘湘滨在采访里说得直白,就算偶尔把登陆部队打退一次,解放军凭着空优海优,能源源不断地增兵,可台军的弹药打一发少一发,根本耗不起。 到时候不是退不退的问题,是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,而每一轮攻防都得在居民区旁边展开,炮弹落下来,毁的是自己的房子,伤的是自己人。 台当局整天砸钱买美国武器,一会要战机一会要军舰,可刘湘滨这位内行人一眼就看穿了 —— 这些玩意儿在实战里根本不管用,说白了就是给美国送钱。 300 多架战机大半飞不起来,军舰连家门口的海都守不住,能源粮食一封锁就崩盘,这样的家底,哪来的 “防务自信” 可言。 刘湘滨不过是把这些明摆着的事实说出来,毕竟数据和历史就摆在那,骗得了自己,骗不了别人。

0 阅读:71
娱妮相约娱乐

娱妮相约娱乐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