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下了很多年的围棋,但是资质有限,水平提升也有限,我有自知之明。 小区门口的老槐树下有个棋摊,我在那儿下了快十年,对手都是退休大爷,输赢全凭手感,没人较真。直到上个月,社区联合周边街道办围棋邀请赛,冠军奖品是台全自动围棋桌,我看着家里那副磨掉漆的棋盘,鬼使神差报了名。 报名时碰到棋摊的老周,他棋力比我稍强,总爱说我 “棋路太保守,没一点锐气”。他瞥了眼我的报名表,嗤笑一声:“你这水平去了也是当背景板,不如留着时间陪我们唠嗑。” 我没接话,心里也没抱希望,就是想看看外面的人怎么下棋。 比赛当天,赛场设在社区活动中心,来了不少人。有背着专业棋具包的年轻人,也有穿着唐装的老先生,一看就比棋摊的大爷们正规。我第一轮对手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,戴副黑框眼镜,坐下就问:“叔叔,你业余几段?” 我说没段位,就是瞎玩。他点点头,落子又快又猛,棋盘上到处都是他的棋子,明显没把我放在眼里。 我还是按老习惯,先占角守边,慢慢铺实地。少年一个劲往外扩张,棋子铺得又大又散,我没跟着他冲,反而在他的地盘里悄悄留了几个断点。他光顾着围空,压根没注意,等他反应过来,我已经借着断点把他的棋子切分成了三块。少年慌了神,手忙脚乱地救棋,越急越出错,最后一大片棋子没活,只能投子认负。他站起来的时候脸通红:“叔叔,你下得太稳了,我不该轻敌。” 第二轮对手是个业余二段,姓赵,据说拿过区里的名次。开局他就占了主动,我的实地被压缩得很小,下到中盘,我已经落后十多目。周围看棋的人都议论,说我肯定要输了。我没慌,想起平时和老周下棋,再逆风也会慢慢找机会,我开始盯着他的棋形找漏洞,果然,他为了抢一个小官子,露出了一个破绽。 我抓住机会,直接断了他的一条棋筋。赵二段愣了一下,没想到我敢这么下,他反复计算,想救回棋子,可越救越被动,最后不得不弃掉一大片空。我借着这个机会,一步步把差距追了回来,收官结束,我以两目半赢了他。赵二段收拾棋子的时候说:“你这棋看着慢,其实每一步都藏着门道。” 决赛的对手居然是老周。他一路过关斩将,见了我就说:“真没想到你能走到这一步,看来平时没白跟我下棋。” 这一次,他没再轻视我,落子格外谨慎。我们的棋下得特别胶着,从开局到中盘,一直咬得很紧,周围围了好多人,连裁判都站在旁边看。 中盘的时候,老周走了一步险棋,想断我的大龙。我盯着棋盘看了足足十分钟,突然想起三年前,我和棋摊的李大爷下棋,也遇到过类似的局面,当时我慌了神,直接救大龙,结果被李大爷缠得没了章法,输得一塌糊涂。后来我对着那盘棋反复琢磨了一个月,终于想明白了破解的办法。 我没直接救大龙,反而在另一边开了个新战场,逼着老周分神应付。等他回过头来,我的大龙已经借着他应付新战场的空隙,做出了两个眼,稳稳活了。老周这一下乱了阵脚,后面连续出了两个失误,我抓住机会,占了他中央的一片大空。 最后数子的时候,老周扒拉着棋子,半天没说话,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:“我输了,输在比你急,也输在没你能沉住气。” 裁判宣布我是冠军,把电动围棋桌搬到我面前的时候,周围一片掌声。老周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以前总说你资质不行,现在才明白,下棋不光靠天赋,更靠磨。” 我把围棋桌拉回家,摆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。现在我还是常去棋摊下棋,有时候会遇到年轻人来挑战,我依旧稳扎稳打,偶尔也会用出决赛时的那步棋。有人问我是不是突然开窍了,我说没有,就是下得多了,知道什么时候该守,什么时候该拼。 那些年在棋摊输的每一盘棋,琢磨的每一个残局,看似没什么用,其实都在一点点积累。我知道自己资质普通,这辈子可能也成不了高手,但下棋这件事让我明白,很多时候,坚持比天赋更重要。 现在每天晚上,我都会坐在新棋盘前摆两盘,不是为了赢,就是喜欢那种沉浸在棋里的感觉。每一步落子,都像是在回顾这些年的日子,慢慢走,慢慢磨,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。有时候老周会来我家下棋,他再也不说我资质不行了,反而总说:“你这棋,越下越有味道。” 我笑着给他倒杯茶,心里清楚,这味道里,藏着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
我下了很多年的围棋,但是资质有限,水平提升也有限,我有自知之明。 小区门口的老槐
外向圆月
2025-11-01 04:37:10
0
阅读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