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车间主任的话里,可以说明现场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安全,也没有对学生和老师进行

外向圆月 2025-11-01 02:36:58

从车间主任的话里,可以说明现场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安全,也没有对学生和老师进行危险告知,现场秩序比较混乱,就导致学生随意走动,偏离了参观的绿色通道! 初三(2)班的李明跟着人群走了没几步,就被车间角落一台正在运转的冲压机吸引。机器上下咬合的声音很响,金属碰撞的火花让他觉得新鲜,完全没注意绿色通道的黄色标线已经到了头。他悄悄脱离队伍,顺着机器旁的通道往里凑,想看得更清楚些。旁边堆着几箱零件,挡住了远处老师的视线,也没人过来提醒他这里不能靠近。 就在李明伸手想去碰机器旁边的操作杆时,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负责这台设备的老周刚巡检完另一区域,远远就看见个穿校服的孩子站在危险区。他心里一紧,大喊一声 “别动”,脚下没停,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。李明被喊声吓了一跳,手已经碰到了操作杆的边缘,冲压机的上模正往下压,距离他的手指只有几厘米。 老周一把拽住李明的后领,把他往后猛拉了一把。两人踉跄着退到安全区,紧接着就听到 “哐当” 一声巨响,冲压机完成了一次冲压。李明脸色煞白,手心全是冷汗,站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。老周没顾上喘口气,立刻按下了急停按钮,然后转身看向匆匆跑过来的班主任王老师。 王老师刚才还在清点人数,发现少了李明,正着急地四处找,看到这一幕吓得腿都软了。“老周师傅,太谢谢你了,要是晚一步……” 她话没说完就哽咽了。车间主任也赶了过来,看到现场的情况,脸瞬间涨红。老周没给主任留面子,指着地上的安全线说:“你们这叫什么参观?没人引导,没人提醒,孩子不懂事,你们也不懂吗?这机器要是真伤了人,谁负得起责任?” 周围的学生和老师都围了过来,议论纷纷。有学生说刚才就看到有人往这边跑,没人管;还有老师说一开始就觉得现场秩序乱,想提意见又没好意思。主任支支吾吾想解释,却被赶来的工厂厂长打断了。厂长是接到老周的电话赶过来的,了解情况后,当场就让主任停职反省,又对着所有师生鞠了一躬:“今天这事是我们工厂的责任,没有做好安全保障,我向大家道歉。后续我们会全面整改,所有参观活动必须配备专门的安全员,提前进行安全培训,绝对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。” 李明的家长接到电话后也赶了过来,看到孩子没事,虽然心有余悸,但在厂长和老周的诚恳道歉下,也没有过多追究。之后,工厂不仅对车间的安全设施进行了升级,在危险区域加装了防护栏和警示灯,还专门编写了针对学生群体的安全手册,每次有参观活动都会提前半小时开展安全宣讲。 王老师回到学校后,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做了深刻检讨。学校随后出台了校外活动安全细则,要求每次外出必须提前考察场地安全、配备足够的带队老师,并且给每个学生发放安全承诺书,明确参观纪律。而那个被停职的车间主任,因为整改不力、责任意识淡薄,最终被工厂调离了管理岗位,去了后勤部门做基础工作。 李明后来再也没敢脱离过队伍,他在班级分享会上说,那天老周师傅拽他的力气特别大,后领勒得他脖子疼,但他知道那是救了他一命。这件事也让全校学生都明白了,遵守规则不是束缚,而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。几个月后,初三(2)班再次组织参观活动,这次的场地有专门的安全员带队,危险区域都有明显标识,老师每隔十分钟就清点一次人数,整个过程井然有序。 老周师傅因为这次的见义勇为,被工厂评为年度安全标兵。他在表彰大会上说:“安全这事儿,容不得半点马虎,多一句提醒、多一次巡查,可能就能避免一场事故。” 这句话后来被做成标语,贴在了工厂的每个车间里,也刻在了所有经历过那次惊险事件的人的心里

0 阅读:0
外向圆月

外向圆月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