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美国华人曾表示“如果中国无人机,足够先进,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,大多数都是

墨韵兰亭 2025-10-31 14:00:18

一位美国华人曾表示“如果中国无人机,足够先进,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,大多数都是中国无人机,而很少看到其他国家的”,恐怕这位华人还不知道,现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战场当中,使用的改装型无人机,大多数都是使用,中国民用武装无人机改装的。   先说说镜头里这些带中文标签的碎片,它们根本就不是为打仗造的“正经武器”。现在俄乌前线飞的无人机,十个里有八个是用中国民用无人机改的,比如大疆的精灵、御系列,本来是用来拍风景、查农田的家伙,被士兵们拆了原来的定位模块,再绑上小炸弹,就成了“低成本侦察机”。这些民用机连层薄铁皮都没有,飞上天就是用来消耗的,被防空火力打下来太正常了。   为啥大家都盯着中国民用机改?答案特简单,就俩字:好用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研究数据,早就把这事说透了,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占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,从核心芯片到螺旋桨,全链条都能自己造,成本压得特别低。   一台基础款的,国外牌子卖上万,中国产的几千块就能拿下,还送全套维修零件。战场拼的就是谁耗得起,这种丢了不心疼、坏了马上能换的装备,俄军乌军都得成箱往阵地上拉。   有人问“咋不见其他国家的无人机碎片”,这话反倒更说明问题,不是别的国家无人机结实耐揍,是它们的无人机根本没成气候。美国的民用无人机要么贵得离谱,要么性能跟不上;欧洲的牌子连供应链都保不住,战场根本供不上。   去年有外媒拍过乌军阵地,士兵手里的无人机十个里八个是中国造,剩下两个还是拆了中国零件攒出来的“混血儿”。用的数量多,被打下来的自然就多,这就像战场上子弹壳遍地都是,总不能说子弹“不经打”吧?   可别把这些民用“小玩意儿”和中国的军用无人机弄混了。咱们真正的军用无人机,像翼龙、彩虹,在中东战场早打出名声了,精准打击、长时间飞行巡航,本事大着呢,敌方防空系统躲都躲不及。但军用无人机是“高精尖宝贝”,不会像民用机那样铺天盖地用,自然很少有“被大批打下来”的情况。这就像没人拿导弹和步枪比谁用得多,完全是两码事。   中国无人机真正的底气,藏在咱们全产业链的硬功夫里。现在从电池、电机到碳纤维材料,这些无人机的关键零件,咱们都能自己造、自己把控,别人想学都学不来。   举个例子,同样是能载1公斤东西的无人机,中国产的能飞40分钟,成本才3000块;国外同款要么只能飞20分钟,要么价格得翻三倍。这种又好又便宜的优势,让全球都离不开中国无人机,就算是战场也不例外。   那位华人视频里的碎片,其实是中国产业实力的另一种证明。被打下来的不是“劣质货”,而是战场上的“必需品”;中文标签出现在残骸上,不是因为“不经打”,是因为中国民用无人机早成了战场标配。换个角度想,要是中国无人机真不行,俄乌双方为啥宁可排队买中国民用机来改,也不用别的国家的产品?   说到底,这个疑问本质上是用错了衡量标准,拿民用消耗品的战场损耗,去评判高科技产品的先进程度,本身就跑偏了。那些带中文标签的碎片恰恰说明,中国无人机不光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,更在全球产业里站稳了脚。这真不是“经不经打”的小事,是中国智造实打实的硬实力。

0 阅读:35

猜你喜欢

墨韵兰亭

墨韵兰亭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