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终于意识到了!但是可能已经晚了!近日,美媒纽约时报发表观点称,如果两国都按照

亨克孤独 2025-10-31 12:30:43

美媒终于意识到了!但是可能已经晚了!近日,美媒纽约时报发表观点称,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,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,从汽车,芯片,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商用飞机。人工智能霸主之争将不再是在中美之间展开,而是在深圳和杭州等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。   纽约时报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,而且真不是夸张,现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势头,确实是越跑越猛,等美媒反应过来想追,早就跟不上趟了。   汽车领域的爆发最直观,国际机构预测,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会涨到8500万辆,中国一个市场就占了58%。   这个比例意味着什么?全球每两辆电动车里,差不多就有一辆挂着中国品牌的车标。中银证券的数据更具体,他们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能达到1563万辆,同比增长25%。美国车企之前还靠着燃油车技术优势撑场面,现在在电动车赛道上已经被拉开差距。   而汽车领域的爆发只是开始,芯片这块曾经被卡脖子的硬骨头,现在也被啃出了缺口。   就在十月底,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了《自然・通讯》。他们把生物领域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用到了半导体行业,直接看清了光刻胶分子在显影液里的状态。这步突破太关键了,过去国内厂商只能靠试错调整工艺,现在能精准解决问题。   新技术让光刻工艺良率飙升20%,12英寸晶圆缺陷率降了99%以上。更关键的是,国产7nm GPU芯片“星海-1”已经宣布量产,性能接近英伟达的A100。这两项进展凑到一起,美国的技术封锁防线直接出现了缺口。   医疗设备领域的变化更让外界吃惊。以前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仪几乎全是西门子、GE这些洋品牌的天下,维修零件能随便涨价还断货。   现在不一样了,2024年中国核磁共振国产化率已经达到35.1%。联影的640层CT、美时的7.0T核磁共振都卖到了德法市场,价格只卖洋品牌的七成。洋品牌日子不好过了,GE医疗中国区营收去年跌了15%,飞利浦更是出现两位数下滑。国产设备还拉低了检查费用,PET-CT检查费因为国产品牌的进入降了25%左右。  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格局变化更直接,纽约时报说竞争会在深圳和杭州之间展开,这话没说错。深圳聚集了大批AI硬件企业,算法落地速度特别快。杭州靠着数字经济基础,在智能驾驶、城市大脑这些领域走在前面。   两国的研发投入结构能说明问题,中国虽然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如美国,但试验发展投入占比高达83%以上,技术转化速度特别快。这种转化效率让很多技术想法能快速变成产品,这是美国目前比不了的。   商用飞机领域虽然进展稍慢,但也在稳步推进。C919大飞机已经开始商业运营,后续机型的研发也在跟上。这个领域门槛最高,需要长期积累,但中国的推进速度已经超出不少人的预期。   美国现在才想起来重视,确实有点晚了。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增长不是突然爆发的,是政策支持、企业投入和科研人员攻关共同作用的结果。   等美国调整策略加大投入时,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市场站稳了脚跟。纽约时报的提醒,更像是给美国政界敲了个警钟,但这个警钟,响得实在太晚了。   来源:纽约时报中文网

0 阅读:74
亨克孤独

亨克孤独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