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说了实话,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,法国是最先投降的,我是真搞不懂,一个在

波览历史 2025-10-31 10:57:18

特朗普说了实话,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,法国是最先投降的,我是真搞不懂,一个在二战中最先投降的国家,现在还好意思在联合国当五常?德国人打过来才一个多月,法国就举白旗了,这战斗力简直没眼看。   特朗普当年那句“法国二战没贡献”的论断,至今仍能引发热议,倒不是因为言辞尖锐,而是戳中了一段绕不开的历史悖论。   一个仅抵抗42天就缴械的国家,最终能和在反法西斯战场流尽鲜血的中美英苏并肩坐上五常席位,这背后从来不是战功说了算。   法国的溃败从一开始就藏着必然,马奇诺防线的闹剧只是最刺眼的注脚。为了抵御德国,法国花了近十年时间,砸进去近乎一半的年度国防预算,修起一道号称“能挡住任何进攻”的混凝土防线。   可这道防线从设计之初就暴露了思想僵化,法军还沉浸在一战的阵地战思维里,把希望全押在静态防御上,压根没考虑德军会玩“声东击西”。   当时德军已经组建起集中使用的装甲师,靠无线电通讯实现闪电突击,而法军的坦克还在分散配属给步兵,连战场通讯都得靠旗语传递,仿佛活在几十年前。   这种代际差距下,德军从阿登森林绕后突袭时,防线瞬间成了孤立的摆设,所谓的“固若金汤”不过是自欺欺人。   而且法国的垮台不止是军事上的失利,更是抵抗意志的崩塌。1940年5月德军发起进攻,6月14日巴黎就宣布不战而降,6月22日便签下投降协议,整个过程快得让人错愕。   要知道,同样面对德军入侵的波兰,即便国力悬殊也抵抗了近两个月;南斯拉夫在被占领后,铁托领导的游击队立刻展开武装斗争,把山区变成了德军的噩梦。   而法国投降后成立的维希政权,不仅主动帮德国维持占领区秩序,还把国内大部分资源源源不断送往德国,甚至强制数十万同胞去德国工厂做工,沦为纳粹战争机器的“燃料库”。   这种主动妥协的姿态,和其他被占领国此起彼伏的地下抵抗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  有人总拿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反驳,可客观说,这支部队在二战中的军事价值远没想象中那么大。   1940年6月戴高乐在伦敦发出抵抗号召时,身边只有七千多名追随者,武器装备全靠英国接济,连像样的作战部队都凑不齐。   即便到了1945年,部队规模扩充到130万人,其中也多是殖民地士兵和流亡人员,真正从法国本土招募的战斗力量占比不高。   关键是,在决定战争走向的斯大林格勒战役、中途岛海战等关键节点,压根看不到法国军队的身影。   有学者研究后直言,法国抵抗运动更多是在政治层面发挥作用,比如阻止维希政权合法化,却没能在军事上给德军造成实质性打击,这种贡献和中美英苏的牺牲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   对比其他五常国家的入常之路,法国的席位更显突兀,中国当年能跻身五常,是靠十四年抗战硬生生打出来的。   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,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兵力,让日本“北进”攻苏、“南进”夺油的计划彻底破产,斯大林都承认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事业中起了巨大作用。   美国靠太平洋战场重创日本海军,苏联在东线歼灭德军精锐,英国顶住轰炸维持盟军反攻基地,这四个国家的席位,每一个都刻着鲜血与牺牲。   而法国呢?罗斯福最初提出的“四警察”构想里压根没它的位置,后来能加入,全是大国博弈的结果。美国需要法国制衡战后欧洲的英苏势力,还想借法国的殖民地渗透自己的影响力。   英国则希望拉上法国一起压制德国,防止其东山再起;苏联一开始坚决反对,最后也迫于英美压力妥协了。   法国当年的殖民家底倒是帮了大忙,那片占世界土地面积近一成的殖民地,成了它被大国看中的“筹码”。   可这筹码终究不是战功,就像网友说的,殖民地再多,也掩盖不了42天投降的事实。   更讽刺的是,二战后民族解放浪潮席卷全球,法国那些殖民地陆续独立,当初帮它入常的“资本”慢慢消失,可五常席位却稳稳坐了下来。   特朗普的话之所以刺耳却让人无法完全反驳,就在于它戳破了“法国靠抵抗赢得地位”的假象。   自由法国的抗争值得尊重,但这弥补不了战争初期溃败的底色;维希政权的污点或许能被历史尘封,却改变不了法国在二战中“失败者”的本质。   一个靠大国算计而非自身实力拿到顶级政治资源的国家,确实配不上“二战功臣”的头衔。  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,来评论区聊聊。

0 阅读:48
波览历史

波览历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