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唯一一个几乎没“黑人”的国家,国内大街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美女,而且这个国家

宝林谈古论今 2025-10-30 17:52:06

非洲唯一一个几乎没“黑人”的国家,国内大街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美女,而且这个国家不仅对中国免签,更有无数美女热衷于远嫁中国男人! 这个国家就是摩洛哥。 站在摩洛哥的街头放眼望去,满是金发碧眼、高鼻梁深眼窝的身影,要是不说具体位置,光看行人模样,说不定会误以为闯进了南欧的某个海滨小城。 这种独特的人口样貌可不是凭空出现的。摩洛哥的人口构成里,阿拉伯人占了总人口的八成上下,柏柏尔人则占两成左右,这两个族群都属于高加索人种的分支,本质上就是白种人。 算下来,这两类人群加起来能占到全国人口的99.1%,剩下的少数群体里,黑人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,难怪会给人“没黑人”的印象。 柏柏尔人是摩洛哥的土著居民,早在阿拉伯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千年。后来阿拉伯人陆续迁徙至此,两个族群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共生文化。 更关键的是历史上的殖民影响,1912年摩洛哥沦为法国保护国,西班牙还趁机瓜分了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土地。 那段时间里,大批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涌入摩洛哥,他们带来的欧洲基因与当地族群进一步融合,慢慢就造就了如今摩洛哥人兼具欧非特征的独特外貌。 就像地中海地域人种的特征显示的那样,摩洛哥的柏柏尔人本身就有着特殊的基因基础,再加上欧洲移民的加入,街头出现金发碧眼的美女也就不奇怪了。 现在去摩洛哥旅行特别方便,中国公民拿着护照就能免签入境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啥材料都不用带,驻摩洛哥使馆特意提醒过,返程机票、酒店预订单还有适量外币现金都得提前准备好,不然过边检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麻烦。 这种便利政策也让越来越多中国人愿意踏上这片土地,反过来也让更多摩洛哥人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。 有意思的是,不少摩洛哥姑娘都对中国男人很有好感,远嫁中国的案例越来越多。宁夏大学就有位叫倪思琳的摩洛哥博士生,2017年为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来到中国,后来在学校的轮滑俱乐部遇到了现在的老公。 刚认识的时候还闹过笑话,男方说“我瞌睡了”,她以为是渴了让对方去喝水。相处五年多后,两人顺利结婚,她不仅学会了做臊子面给摩洛哥家人尝,还打算以后在中摩两国之间常来常往。 这种跨国婚姻的增多,说到底还是文化认同和情感契合在起作用。摩洛哥本身就是个文化大熔炉,历史上的多元融合让当地人一点都不排外。 中国男人踏实稳重的形象,加上中摩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贸文化往来,都让摩洛哥姑娘对中国充满向往。 就像倪思琳说的,她喜欢中国的哲学和茶文化,普洱茶、茉莉花茶都喝了个遍,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,自然让跨国婚恋变得顺理成章。 从人种构成到外貌特征,再到免签政策和跨国婚恋,摩洛哥这些看似特别的现象,其实都藏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密码。这片非洲土地上的“欧洲风情”,终究是千百年民族融合与时代发展共同造就的结果。

0 阅读:38
宝林谈古论今

宝林谈古论今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