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难道不虚伪?一非洲留学生在节目曾逼问,中国太虚伪,就帮我们国家建了座议会厅,

娱妮相约娱乐 2025-10-30 11:55:11

中国难道不虚伪?一非洲留学生在节目曾逼问,中国太虚伪,就帮我们国家建了座议会厅,就要拿走我们锂矿所有权,谁料高教授用一句话,果断干脆怼了回去! 要是常关注中非合作的新闻,应该能注意到津巴布韦这几年的变化挺明显的。 曾经被西方制裁困住发展脚步的国家,如今新城镇慢慢冒了出来,街上跑的不少是中国品牌的巴士,连钢铁都能自己造出国际标准的了。 这些变化背后,绕不开中国持续多年的投入,但没想到在卡塔尔的多哈论坛上,这事却被问出了火药味。 这次论坛聊的是 “中国在崛起的全球南方中的作用”,本是探讨合作的场合,来自津巴布韦的留美学生卡尔却攥着话筒站了起来。 他直言不讳地质问台上的中国学者高志凯:“你们是不是很虚伪?” 卡尔说自己国家有世界第二大锂矿,就因为中国帮建了座议会大厦,现在快要失去所有锂矿所有权了,“说促进主权却在抢主权,这不是虚伪是什么?” 台下的镜头一下子都对准了高志凯,这位全球化智库的副主任没急着反驳,只是平静地让卡尔回去查查本国档案。 “你去看看过去 30 年,哪个国家在津巴布韦投资最多?是中国帮你们搞经济转型,建基础设施,这都是实打实的事实。” 一句话把问题拉回了数据层面,卡尔当场没再继续追问。 其实卡尔说的锂矿,根本不是 “一座议会大厦换所有权” 那么简单。 津巴布韦最大的 Arcadia 锂矿项目,是中国企业建的,不仅是当地工艺最先进的矿场,还顺带修了道路和配套设施。 而且中国企业早把 35% 的股权交给了津巴布韦政府,不是要 “拿走” 资源,而是一起开发。 更关键的是,合作里明确写着要在当地建太阳能站,还派专家教当地人冶金技术,这些都是能长久受益的东西。 要是真算笔账,中国对津巴布韦的投入早就超出 “换资源” 的范畴了。 这些年中国企业在当地投了超过 30 亿美元,光矿业之外,还帮着建水电站和火电站,加起来多了 900 兆瓦的发电能力,相当于解决了几百万人的用电问题。 还有青山鼎森钢铁厂,让津巴布韦每年能产 60 万吨钢材,在非洲工业化里占了先机。 更实在的是就业,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每年要缴 5000 多万美元的税,还累计创造了 5 万个工作岗位。 就拿黄金开采来说,之前当地中小企业没技术,产量上不去,中国专家过来手把手教之后,这些小企业的产量占到了全国的 70%,黄金总产量从 3 吨涨到了 30 多吨,连他们的新货币都跟着稳了不少。 论坛上还有个女生跟着提问,说中国在非洲扩大影响力,本质也是权力展现。 高志凯的回答挺直接:“以前欧美什么时候正眼看过非洲?现在讨论非洲,不过是因为中国来了、投钱了。非洲人的价值观,不该由别人教。” 这话戳中了关键 —— 西方对非洲的态度从来都是掠夺在先。 津巴布韦人其实最清楚殖民的滋味。 当年英国殖民者进来,把 95% 的黑人赶到贫瘠土地,5% 的白人却占着一半好地。 独立后搞土改要回土地,又被英美联合制裁多年。 那些年西方没给过半点真援助,倒是中国在他们最难的时候,援建了医院、打了 1000 口井,疫情时还第一时间送来了疫苗。 现在津巴布韦的农村,中国援建的医院还在给村民看病;城里的年轻人,有几百个能拿到中国的奖学金去学工程、医学。 这些事不像锂矿那么惹眼,却实实在在改着当地人的生活。 就像当地官员说的,中国给的不是一次性援助,是能让他们自己造血的能力。 前阵子有记者去津巴布韦采访,当地工人说以前找不到活干,现在在中资矿场上班,每月工资能养活全家。 矿场门口的路是新修的,孩子上的学校也是中国援建的,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,比任何 “虚伪” 的指责都有说服力。

0 阅读:49
娱妮相约娱乐

娱妮相约娱乐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