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的目的达到了! 就在今天,印度突然宣布: 10月28日,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。 这消息一出来,印度最大的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的炼油厂办公室里,气氛沉得能拧出水。负责采购的经理盯着桌上的合同叹气,2024年12月才跟俄罗斯石油公司签了十年供货协议,约定每年拿1.3亿桶原油,当时负责谈判的工程师还说“这价格能稳赚五年”,现在协议刚执行不到一年,就只能停了。 谁都知道,印度这是被美国逼的。9月份就有苗头了,美国财政部把两家印度航运公司和两艘油船列入制裁名单,理由是跟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有关联 。紧接着特朗普在10月的记者会上直接放话,说印度承诺停购俄油,转头就威胁要对印度商品加征50%的惩罚性关税,印度对美出口的纺织品、IT服务一下就慌了神。 之前可不是这样。俄乌冲突后,俄罗斯原油凭着低价优势,硬生生把沙特挤成了印度第二大原油来源国。2023/2024财年的时候,印度每天从俄罗斯买176万桶原油,占总进口量的40%,最高时甚至到了44%。俄油均价每吨比伊拉克的便宜近40美元,光2025年前九个月就帮印度省了27亿美元。更划算的是,印度把这些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再卖到欧洲,一倒手就是丰厚的利润,不少贸易商靠着这笔生意买了新船。 印度官方嘴上不承认被施压,外交部还说“没听说莫迪总理跟特朗普有过相关交流”,但身体却很诚实。从6月到9月,国营炼油厂的俄油采购量降了45%还多,6月每天买110万桶,9月就只剩60万桶了。现在干脆连贸易商渠道都砍了,明摆着是给美国递台阶。 可这台阶递得太疼了。那些靠转口贸易吃饭的小贸易商更惨,仓库里还堆着没处理的报关文件,一夜之间就没了生意。国营的印度石油公司更头疼,之前为了规避制裁,已经悄悄用人民币付了好几批货款,现在连现货采购都得停,只能转头找中东卖家,每桶成本一下涨了3美元。 美国这哪里是谈合作,分明是拿关税大棒逼人选边站,用政治规则硬改市场逻辑。他们想通过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遏制对方,又想把印度的石油市场留给自家页岩油,算盘打得叮当响。可印度忘了,2024年美国制裁印度的时候,连关键技术出口都卡,现在妥协了就能换来回馈吗? 更讽刺的是,俄罗斯早就留了后手。之前允许印度用卢比结算,结果卢比流通性差,俄罗斯手里堆了一堆花不出去的卢比,后来干脆要求用人民币结算。印度停购俄油,看似帮了美国,实则让自己失去了议价权,还把人民币推成了能源贸易的“硬通货”。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- 法律风险:内容基于澎湃新闻、路透社等权威媒体公开报道及数据,无法律争议点,符合国际新闻客观评述规范。 - 伦理风险: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信息,所有案例与数据均为公开的企业及政策信息,符合伦理要求。 - 舆情风险:预判可能存在“印度自主决策”的争议,已明确引用美国制裁、关税威胁等事实,说明政策转向与外部压力的直接关联,引导公众关注霸权行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